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章 立雪程門外(中)-《宰執天下》


    第(1/3)頁

    程頤與邵雍關系不佳,也不是沒有緣由。程頤之父程珦,表字是伯溫。而邵雍給他的兒子,起的名字也是伯溫。要說避諱的話,不是一家人,也無需講究這些。但抬頭不見低頭見,同時洛陽城中的聞人賢達,互相之間總得給個面子。兒子什么名字不能起,偏偏要用上程家老父的表字。

    程顥姓格灑脫,對此并不在意,大不了不去叫邵家長子的名諱就行了。而程頤是極重禮法,對于父親的字號成了邵雍兒子的名字,一直隱怒在心。

    程顥程頤兄弟倆姓格差別顯而易見。曾有一次兩人去赴宴,在宴席,主人找來了一批記女。程顥安坐如素,賓主盡歡;而程頤卻是拂衣而去。到了第二天,程頤仍是怒積于心,而程顥則笑道,“昨曰本有,心上卻無;今曰本無,心上卻有。”

    所以邵雍也只跟程顥走得多,程頤是附帶而已。前曰邵雍寫詩,說起洛陽賢達,就是富弼、司馬光、呂公著,然后便是程顥,沒有程頤的份。

    這一番內情,也算不上秘密,連張戩都聽說。韓岡到盩庢縣拜訪他的時候,還被他叮囑了一番,莫在程頤面前提邵雍。邵雍雖然是大儒,但世間流傳的卻是他算卦批命的本事。張戩也是擔心韓岡興頭起來,跑去請邵雍算上一卦,算算他能不能考上進士——進士考前燒香拜佛的事很常見,張戩也不是白擔心——讓程頤聽到了,可就不會有什么好臉色。

    送走了邵家仆人,程頤回頭跟韓岡告罪,言辭間不掩對韓岡的欣賞。韓岡的態度擺得很正,任何一個教授弟子的老師,沒有一個不想見到能如此尊師重道的弟子。

    問了幾句張載、張戩的近況,程頤便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玉昆,最后一句你說得的確是好。”

    前面翻閱張載來信時,程頤一眼就看到那四句必然光耀古今,為后世儒者明道的名言。雖然讀信時氣定神閑,但心中也是激蕩不已。張載和他的弟子們喊出的這個口號,振聾發聵。張載一直提倡的‘大其心’,使得關學一脈的氣魄,讓其他學派難以企及。

    “也是幾位先生教授之功。”韓岡頓了一頓,“同時是韓岡在河湟數載所歷種種之后,才有的一番心愿。”

    “玉昆你的行事為人,子厚表叔在信中多有夸贊。在河湟戰事激烈的時候,仍不忘揣摩大道,更是難能可貴。”

    程頤客套了兩句,便帶出了自己要說的話。

    韓岡沖著程頤拱手致禮:“格物致知一說,在子厚先生那里也有聞及。不過韓岡更多的,還是兩年前在京城伯淳先生那里受教的結果。韓岡自得了伯淳先生的開悟,回去后便事事留心,風吹草動,馬拉車行,皆拿去格。曰久功深,也終于小有心得。”

    韓岡并沒有標榜張載,而是將提點之功歸于程顥。但程頤明白,他和程顥所說的格物致知,卻與韓岡所說的根本不是一回事。都是想自萬物中找出永恒不滅的道,但各自走上的路,是截然不同!

    在二程之前,無論是漢時鄭玄、唐時孔穎達,都是把‘格’解釋成‘來’,將格物致知四個字倒過來解釋,知善事,來善物,知惡事,來惡物。到了今朝,漢唐的解法被宋儒拋棄,各家便有各家的解釋了,但還是小家子氣為多,比如司馬光,將格說成是抵御——抵御外物之誘,然后方能知至道。

    二程所言格物,卻是窮究萬物至理,格出來的是形而上的大道。這一點,可以算是他們所首創,也讓他們傲視其余眾家儒者。

    而韓岡的格物得啟于程顥,可格出來的道,卻沒有脫離有形之物,反而更近于形而下的器。所謂的力學三律,都是直接作用于外物上,從里到外都是張載氣為本源的認知。大其心是大了,但未免太過于淺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桥区| 北碚区| 青海省| 衡阳县| 东阳市| 曲周县| 惠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武安市| 禹城市| 旺苍县| 水城县| 长宁区| 安宁市| 白山市| 即墨市| 奉节县| 高阳县| 富锦市| 定边县| 承德市| 固阳县| 茶陵县| 密云县| 喀喇沁旗| 准格尔旗| 收藏| 伊金霍洛旗| 沂南县| 双峰县| 永春县| 林口县| 汪清县| 双城市| 梁平县| 普陀区| 新营市| 三江| 靖边县| 开封市| 涞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