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宰執天下》


    第(1/3)頁

    雖然韓岡安排了許多,卻也不過是布局而已。他現在絕大多數時間還是坐在家中靜心讀書,準備到八月初的時候,啟程前往秦州。

    相對于兒子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韓千六就忙碌了許多。他如今是早出晚歸,麥田現在雖然已經收割完畢,但同樣重要的棉田卻快到了收獲的時節。

    今年擴種的二十頃棉田即將成熟,而棉花專用的紡機和織機,也在河州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送到了隴西,現在十幾個高明的木匠正在加班加點的仿制中。今年眼見著就能出布,秦州幾大商號的東家現在不是準備著親自到場,就是已經派了族中最親信的兄弟子侄前來查看。

    兩千畝棉田,足以收獲數萬斤皮棉,全數織成棉布來販賣,純利潤同樣得以萬來計數。種植棉花的利潤如此之高,沒有誰不垂涎三尺?這二十頃地,王、高、韓三家都有份,還有秦州的幾家豪族,幾家一分,就是數千貫的收入。

    人人都知道,單是鞏州就還有上千頃荒地沒有分配。而熙州洮水的干流和支流河谷,其中肥沃而無人開墾的河谷地,更是足有五六千頃之多。想想棉布現在的利潤,只要能將兩州的荒田開墾出其中十分之一,并種上棉花,那就是上百萬貫的獲利。而以整個大宋的富貴人家對布料的需求,區區幾十萬匹的數量,最多也只會讓販賣的價格打個九折而已。

    自然……那只是美好的前景。不過看到眼下收獲在望的千畝棉田,又有哪人能忍耐得住?

    高遵裕就先一步出動,到城外看了一眼棉田之后,就沒有半點猶豫的親自跑來找韓岡父子。

    大宋社會商業發達,官員們當然也脫不了被世間的風氣所影響。曾公亮、馮京、郭逵,都是有名的精于貨殖之術,陜西、河北的邊境守將,更是不會浪費優越的地理條件。官員借用官船運送私販的貨物十分常見,蘇軾就曾經被栽了一個利用官船販運私鹽的罪名,就是因為查不勝查,最后不了了之。

    自從隴西開始設立榷場,以王韶、高遵裕和韓岡為后臺的三家商行,就壟斷了榷場中的大半民間交易,三家都是因此賺足了錢鈔。現在高遵裕跑來商量賺錢的買賣,當然不是什么讓人羞愧的事。

    高遵裕進門后,行過禮,便慣熟的大剌剌的坐下,直接對韓岡道:“本不該打擾玉昆,不過這事還得勞動你拿個章程出來。”

    “我那表弟也是高家的女婿,總管這么說那就是見外了。”

    韓岡看了父親一眼,韓千六便連忙點頭,“三哥說的是,總管太見外了。”

    馮從義娶得是高家的遠支。韓岡跟高遵裕定下來的親事,不是官場上的媾和,而是為了維系韓、高兩家在鞏州的利益。高家是皇親國戚,不論到了什么地方那都是跟強龍一般。而靠著韓岡,韓家在鞏州更是已經成為了地頭蛇。利潤最大的蕃貨轉賣,蕃人們都要看著韓岡的面子。

    高遵裕走了,高家和王家的商號也許還能吃得開,但控制權就不會像現在這么穩當。而韓岡離開,在鞏州還有韓千六看著,又有隴西療養院為蕃部貴人們治療傷病,人脈關系不斷被加強,怎么看都不會丟了主控之權。

    而且韓岡在水面下的影響力,高遵裕隱隱約約也知道一點。廣銳軍對韓岡感恩戴德,說不定招招手就能出來一群死士。但想要拿此事出來攻擊韓岡,卻是捕風捉影,不可能找到實證。前曰韓岡將廣銳軍送上的賀禮,轉捐給正在建設中的縣學,說是劃清關系也無不可——真實的內情不是外人可以了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宽甸| 柳州市| 永泰县| 泰和县| 福贡县| 闸北区| 彩票| 彭阳县| 孝感市| 阿图什市| 永德县| 洪泽县| 清涧县| 友谊县| 六枝特区| 周宁县| 子洲县| 司法| 南靖县| 东源县| 稷山县| 攀枝花市| 科尔| 行唐县| 来安县| 玉林市| 宝坻区| 铁岭市| 确山县| 佛冈县| 漳浦县| 奉化市| 永吉县| 呼伦贝尔市| 沁阳市| 汝州市| 布尔津县| 永善县| 宣威市|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