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中)-《宰執天下》
第(1/3)頁
“劉城主呢?”韓岡問的是伏羌知城——世間俗稱知城、知寨為城主、寨主——伏羌城內亂成這樣,再怎么說他也該出來彈壓一下。
“今天一早,劉城主就帶了兩個指揮去了安遠寨,好歹把谷內的蕃人給鎮住?!?
“那副城主呢?”
趙隆不屑的鼻中一哼:“溜須拍馬上來的,他的話誰會理?”
韓岡搖頭暗嘆,難怪城門口檢查的那么松懈,城中連個主心骨都沒了,誰還會認真值守?人才果真是難得,能作為定海神針的將領,秦州也不多。少個張守約,固守秦州西北邊防的甘谷城、連同周圍一片防線全都人心惶惶。少了劉安,伏羌城也是亂了套。不過人才越少,自己出頭便越是容易,鶴立雞群,如何不顯眼?不醒目?
韓岡一邊想著,這時車隊前方的街道中突然亂了起來,十幾匹滿載著貨物的馱馬突然從橫街沖出,將前面的行人趕得雞飛狗走,把車隊前行的道路也順便堵上了。
看著一片混亂的前路,趙隆罵道:“直娘賊,真的亂了,連去達隆堡回易的商隊都逃回來了?!?
回易就是走私,雖然在西北邊境,除了幾個官辦榷場外,宋廷嚴禁宋人與黨項人有貿易往來。但實際上,來往宋夏之間的商旅數不勝數,尤其以販私鹽最為多見。西夏擁有西北最為優良的鹽產地,青白鹽池出產的細鹽,沒有鹵水的苦味,口感猶在解州鹽池的解鹽之上,價格又因為沒有官府從中盤剝而十分低廉,所以極受西北百姓的歡迎。
能在敵對兩國之間游走交易,雖然這些商人們看起來都是普普通通,但各自的背景都不可小覷。在邊境走私的商隊,沒有點勢力早給人吃得連骨頭也不剩了。不過,如眼前這只馬隊這般囂張的,卻也不多見。
走私商隊中的一位三十上下、瘦得如一根蔫黃瓜的中年人,正頤氣使指的指揮下面的仆役驅趕擋在馬隊前的行人。他穿著普通的綢緞衣服,又走在馱馬邊上,應該一樣也是個仆役,不過是等級高點罷了。只是宰相門前七品官,看瘦子狂妄的模樣,也許已經能抵得上.品了。
“趙敢勇,你知道他們是哪一家的?”韓岡問道。
趙隆冷笑一聲:“都鈐轄家的人,每月來往個三五趟,怎么會不認識!?”
“都鈐轄?向寶?”韓岡再問。
“還能有誰?”趙隆沒好氣地答道:“秦鳳就這么一個都鈐轄!”
“難怪!”韓岡、王舜臣異口同聲。
兵馬都鈐轄向寶,按序列是秦鳳路軍中的第三號人物。一個經略安撫路,地位最高的是經略安撫使,因為他同時還兼任一路兵馬都總管,也就是軍政和軍令一把抓,基本上都是由文臣擔任。而他之下,便是實際領兵的副都總管,而副都總管之下,便是兵馬鈐轄——若是鈐轄資歷老,前面便可綴個‘都’字,正如向寶。再往下,還有路都監——知甘谷城的張守約,便是秦鳳路兵馬都監。
除了經略安撫使外,下面三個都是武臣,互相之間級別有高低,但卻無隸屬關系,各自領兵駐扎于不同地點??梢苑滞タ苟Y,大小相制,同聽命于文臣經略。真要評判他們哪個說話更管用,還是要看他們的威望和功績。
前任秦鳳路副都總管楊文廣剛剛調任,繼任的副都總管是個沒什么本事和戰功,不過是在京營禁軍中靠熬資歷熬到點,韓岡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恐怕秦州中知道他名字的也沒幾個——現在論起秦州軍中真正說話管用的,還屬都鈐轄向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满洲里市|
盐池县|
平乐县|
株洲县|
巴林左旗|
景洪市|
儋州市|
淮南市|
屯留县|
鹤峰县|
中超|
济源市|
红安县|
巴楚县|
丰台区|
湖州市|
巫溪县|
揭阳市|
甘德县|
阿拉尔市|
屏山县|
中卫市|
富顺县|
漯河市|
湘乡市|
仙游县|
绍兴县|
泊头市|
安吉县|
阜宁县|
潜山县|
呼伦贝尔市|
铁岭市|
友谊县|
共和县|
黎城县|
噶尔县|
江川县|
丹巴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