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嫂魚羹這道菜是徐拙早就想做的一道菜品。 這道菜看介紹應(yīng)該是酸辣口味的,所以他就想知道一下,這道菜的味道到底有沒有烏魚蛋湯的味道好。 其實各地都有各種酸辣味的湯,尤其北方更多。 但要說味道好,這個還真不好判定。 有人覺得牡丹燕菜比較好,有人覺得烏魚蛋湯當屬第一,還有人認為酸辣肚子湯才是此中翹楚。 其他各地也都有差不多類似的酸辣湯,基本上都是高湯打底,再配上幾種比較鮮的食材,比如香菇火腿竹筍之類的,做成之后口味酸辣開胃,鮮香誘人。 不過根據(jù)食材的不同,調(diào)味方面多少還是有些區(qū)別的。 宋嫂魚羹名氣那么大,也曾經(jīng)多次入選過國宴,所以徐拙想看看,這道菜跟別的酸辣湯類的菜品,有什么差別。 確定做這道菜之后,戴震霆說了一下明天要用的食材,就提前回去了。 而徐拙則是跟幾個攝像師把剩下的蝦仁吃了個干凈,吃完之后他閑著沒事,又把剛剛剝蝦仁揪下來的蝦頭和蝦殼收拾一下,放在清水中清洗兩遍。 然后在鍋里倒入小半鍋花生油,然后趁著油溫沒升高的時候?qū)⑦@些蝦頭蝦殼全都丟進去,開始熬蝦油。 熬蝦油的時候,一定要在冷鍋涼油時候下鍋。 不然的話,在油熱的時候下入蝦頭,里面的一些蝦籽蝦膏一起其他物質(zhì),會在熱油中四處飛濺的。 把蝦頭和蝦殼下入鍋中之后,徐拙又切了幾片生姜和一些蔥段放進去。 這樣熬出來的蝦油更香,同時也不會有腥味。 熬蝦油跟熬蔥油熬蟹油一樣,都不能著急,需要用中小火慢慢熬制,而且在熬制的時候,還要不停的用勺子擠壓蝦頭。 只有這樣,熬出來的蝦油才更好吃,鮮味才更足。 而且這樣擠一下,也更容易把蝦頭炸酥炸透,等蝦油熬好之后,這些已經(jīng)徹底炸透的蝦頭和蝦殼也不用扔掉,可以加到面條或者炒飯中,亦或者撒上椒鹽,當成小零食吃。 這種香香酥酥的美味,不管怎么吃都非常美味的。 熬好的蝦油顏色紅潤,香味兒濃郁,非常饞人。 假如熬蝦油時候用豬油來熬,熬出來的蝦油香味更濃郁,而且熬好之后假如放進冰箱里,蝦油就會凝固起來,香味兒會完全被封到油脂中。 但今天這邊沒準備豬油,而且那玩意兒也不能吃太多,所以徐拙就用花生油熬了。 再說了,這玩意兒根本存不住,大家吃兩次面條估計就差不多能干完。 沒必要用豬油熬制。 徐拙把蝦頭和蝦殼從鍋里撈出來,然后用細網(wǎng)篩子對鍋里那些紅潤的油脂進行過濾。 過濾完之后,放在一邊冷卻,等溫度降下來之后,把蝦油盛在玻璃罐中封口放進冰箱里冷藏。 而炸得紅潤香酥的蝦頭和蝦殼,徐拙則是撒上椒鹽和熟辣椒面,拌勻后裝進袋子里,提著去公司那邊找于可可了。 嗯,四合院裝修在即,徐拙打算吃過午飯就去跟薛春峰簽訂裝修協(xié)議。 至于怎么裝修用什么材料,那徐拙就不管了,這是白教授的事兒,徐拙只負責(zé)掏錢。 來到公司的時候,這邊正在吃午飯。 見徐拙過來,李浩說道:“我這兒還有一份魚香茄子蓋澆飯,要不你吃這個?” 李浩的那個公司雖然獨立出去了,但辦公室還同一樓層。所以吃飯的時候,干脆就湊一塊兒吃了。 公司這邊吃飯選擇性比較多,樓下有商場,其中整整一層樓都是各種美食,而外賣的選擇也多種多樣。 不過因為距離四方食府比較遠的緣故,這邊點不到四方食府的外賣。 但這并不影響大家對于外賣的狂熱。 事實上,類似四方食府那樣定位的飯店,也不太適合這些白領(lǐng)們吃,因為他們可以選擇更便宜更實惠的大眾外******如這會兒于可可和孫盼盼正在吃的黃燜雞,比如李浩點的回鍋肉蓋澆飯和魚香茄子蓋澆飯,還有竇藝瓊點的油潑面,都是大家平時平時吃的工作餐。 至于公司其他人,基本上也都選擇外賣,一般沒啥事兒的話,不會在飯點兒下樓吃。 不光是因為下樓太麻煩,主要是飯點兒的時候電梯挺擠的,一些外賣小哥為了不超時,有時候會從步梯上樓,很辛苦。 所以沒必要的話,就不跟外賣小哥搶電梯了。 徐拙把帶來的那些蝦頭蝦殼拿出來擺在桌子上說道:“上午拍了龍井蝦仁,剩下的蝦頭和蝦殼舍不得扔,熬成了蝦油。 這是熬好蝦油剩下的料渣,我撒了點椒鹽和辣椒面,你們可以……喂別搶啊,讓大家都嘗嘗。” 徐拙正說著的時候,于可可就向著那些炸得紅潤的蝦頭蝦殼下手了。 不過她拿的時候過于激動,連袋子一塊兒抓到了手中。 徐拙還以為這丫頭要搶,趕緊攔住了。 于可可捏起一個蝦頭送進嘴里嘗了嘗,這些蝦已經(jīng)徹底炸酥,加上來的時候那些椒鹽已經(jīng)入味,所以吃起來香酥可口,非常開胃。 于可可連著吃了好幾塊,這才想起跟大家分享。 孫盼盼嘗了一個蝦頭,有些疑惑的說道:“這吃起來跟在超市里買的那種香辣酥很像啊,口感也是酥酥脆脆的,比這個稍稍多了點辣味。” 她這么一說,于可可也想了起來:“就是就是,那個香香酥酥的辣椒吃著特別好吃。 這蝦頭炸酥了跟那個好相似。 記得上大學(xué)跟周學(xué)姐一塊兒住的時候,半夜老故意吃香辣酥誘惑她。 然后三個人再沒臉沒皮的表示從明天開始重新做人。 現(xiàn)在想想真是太有意思了。” 她回憶著上大學(xué)時候的快樂時光,又回想起了半夜偷偷吃過的美食,然后話鋒一轉(zhuǎn),沖徐拙說道:“你老說我買的零食是垃圾食品,那你能不能給我做點香辣酥嘗嘗?我好喜歡吃香辣酥呢。” 徐拙原本想要拒絕,旁邊正在玩手機的李浩插了一嘴:“乖乖嘞,現(xiàn)在香辣酥,也就是所謂的辣椒酥在網(wǎng)上賣的夠火啊。 我覺得咱們也可以上新啊,到時候只要宣傳一波,絕對能賣得出去。 而且這香辣酥一盒都幾十塊錢,利潤很高啊。 徐哥,這玩意兒沒啥難度吧?” 李浩一直都喜歡喊徐拙為徐老板,但自從來京城后,見季明宇老喊徐拙哥,他也就跟著改口了。 嗯,雖然徐老板這個稱呼不錯,但總給人一種生分的感覺。 相對來說,還是徐哥這個稱呼比較能拉近關(guān)系。 徐拙對于香辣酥多少有點印象。 大概是剛上初中那會兒,徐拙跟著徐文海一塊兒去參加親戚的婚禮,當時有一道菜里面放了香辣酥,徐拙覺得很好吃。 但偏偏當時一桌吃飯的還有個熊孩子,不吃還瞎搗亂,把一整瓶飲料全倒進那盤菜里了。 徐拙沒有吃到,回家后還念念不忘,老太太就讓徐文海做點。 徐文海確實做了,做的時候還順手做了點薯片。 然后徐老板就沉迷在了薯片中。 對于原本想吃的香辣酥,并沒有吃多少。 而且直到現(xiàn)在,他對香辣酥這類小吃也沒多大興趣。 但你要說掙錢,那徐老板就來勁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