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日暖陽高懸中天,照射著汴京城東郊一座小土丘。此時,這原本少有人跡的土丘上下卻圍了百十名官兵公差,他們正是開封府下的人馬,為首者正是府衙通判薛遠朋。 在土丘上,一片泥地已被人挖開,刨出一個兩三丈見方的大坑來,而圍在坑旁的這些人臉色都有些發白,薛通判更是面沉似水。只因在那土坑里赫然埋了有七八具的尸骸,簡直觸目驚心。 其實何止是他們,就是因為知道有這一結果的孫途,此時也心情沉重,只要是個正常人,在看到這許多枉死之人的骸骨后,都會感到悲涼與憤恨的。 在后世某些人看來,大宋是文人盛世,是無數人所向往的開明世界,穿越到此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可事實卻遠非如此,或許大宋確實繁華,文人地位也遠比其他幾朝要高得多,但這些好處卻只是屬于士大夫們的,對真正的底層百姓來說,他們的日子照樣艱難,甚至可以說是朝不保夕。 當初孫途在鄆城縣的遭遇就足以說明一切,今日被埋在這荒山上的無辜死難者的尸體則更是血淋淋地展露出了大宋朝真實而丑陋的面目。他相信,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在汴京城,在整個天下,有多少冤魂被人深埋而不得伸張,可他又能為這些人做什么呢? 在沉默了半晌后,孫途才看向薛遠朋:薛通判,這回可算是罪證確鑿了吧? 就在不久前,開封府衙二堂,當薛遠朋拋出可有證據來為被告的張秉蒼開脫時,孫途便把一直站在人群后頭的張檢給推了出去,然后讓其將知道的一切都說出來。 在一番掙扎后,張檢終于還是如實招認:我家老爺這幾年確實處置了一些府中不這么聽話的奴仆 張檢,你身為張家奴仆如此舉告家主可知道這是以下犯上的重罪嗎?薛遠朋心下一凜,突然出言提醒了對方一句。 可此時的張檢早已沒有了退路,即便知道這回自己必受牽連,也只能繼續道:小的知道,可此事畢竟關系到數條人命,小人不得不為他們討還一個公道。 口說無憑,本官不可能因為你的一面之詞就認定張秉蒼他確實害了人命。 小的還有確鑿的物證。張檢立刻回話道:數月前,我家公子曾讓我把一個在牛樓酒店醉酒而死的外地客商的尸體給偷偷送出城去掩埋起來。而小的在那里還發現了其他被埋之人的尸骸。 什么?那是哪里?這一回薛遠朋是不好再維護張秉蒼了,當下就正色急聲催問道。張檢略作遲疑,才澀聲道:在東郊一座荒廢多年的小土丘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