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孫途作為一個穿越者來到千年前這座久負盛名的大宋都城,再加上身邊還帶了個雅兒,自然是要好好逛逛,領略東京汴梁城的各種美好與特色的。不過在此之前,他覺著還是該先把正事給辦了,如此才能徹底地放開心懷。 于是在到了汴京后的第二天,他便把雅兒托付給店中伙計代為照看,自己則在打聽了路途之后,安步當車地朝著內城方向行去,身上還背了一個不小的包裹,里頭放著該上繳戶部的那一百三十四兩的稅銀。 鄆城一縣一年要上繳朝廷的稅銀自然是遠不止這個數的。其實照道理來說,稅銀也不是由縣衙派人直送汴京,而是交到山東一路的轉運使衙門即可。但是,凡事卻也有例外,因為各種原因,天下各州縣總會拖欠不少的錢糧稅款,而且這一拖還會有個幾年,直到朝廷戶部發文追討,地方衙門才會上交。只是到了這時候,稅款就不可能再送交轉運司了,而是得由他們自己派人運送。 今日孫途身上所帶的這一百多兩稅銀就是鄆城縣之前三年累積欠下的,要是不能及時上交,正堂縣令到時候的考核——如今稱之為磨勘——可就要出問題了,而把事情辦砸的孫途也一定會吃掛落。所以今日的他也不敢懈怠,特意一大早就趕了過去。 六月天的清早氣候還是挺宜人的,沒有熾熱陽光直照,還有微風吹拂,讓街上的行人更感愜意,往來人流幾乎都不見斷的。 過不多久,他便轉入直通內城的那條闊達兩百步的御道天街,這可比城外的官道還要寬上一倍有余了。不過,這御街也不是整條都能任行人車馬在上頭走的,中間卻有一段近五十步的通道是被兩條水渠給隔了開來,再加上攔在水渠邊上的黑木柵欄,便把其分成了三列,而行人則只能在兩邊的街上走動,因為里頭那條通道正是只能供天子出行所用的御道。 孫途一面瀏覽著周圍環境,一面向前,腳步倒是不慢,一個時辰后,終于來到了一座雕欄畫棟的巍峨城門前,正是內城北門朱雀門了。雖然這座城門比外城城門要低矮了許多,但依然顯得高聳挺拔,讓人不敢輕視。 聯想到昨日見到的巍峨雄壯的外城城墻,孫途都不禁有些奇怪這座易守難攻的北宋都城怎么就會被金國人輕而易舉地給攻下來了。女真一族或許野外作戰極為犀利,但攻城應該不是他們所長,而宋軍一向以守著稱,怎么就會讓他們打進了這座堅城而導致滅國呢? 對這段歷史不是太過了解的他并不知道,東京城的陷落是整個北宋朝廷上下的一系列錯誤決策所造成的。甚至可以這么說,金軍甚至都沒有花什么心思來攻打城池,宋人自己就把這都城拱手讓了出來,標準的開門揖盜。 來到城門近前,孫途又有些奇怪地發現,那上頭用篆書所題的城門名字居然不是大家所說的“朱雀門”三字,而是多了之字,念作“朱雀之門”,這等叫法看著可實在有些怪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