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章 暈倒-《我的腦中有根弦》


    第(1/3)頁

    就在“開天”運轉起來的那一刻,遠在兩千公里外的天阜市,這是一座有著五百多萬人口的中型城市,人均收入在華國來說能排到中游水平,基本上二三線城市吧。

    這樣的城市雖然比不了國家首都,但也充滿了競爭力,尤其潛力很大,是很多年輕人打拼的地方。

    此時此刻,天阜市郊區附近的一棟老舊建筑中,劉沐陽正和他的“領導”在進行著一場對話。

    “沐陽呀!你來了五年,也算是咱們研究所的老人兒了,既然是老人兒,就得寬宏大量,有擔當有胸襟,要提攜后輩,沒錯,程濤的能力不如你,所以你要多支持他,就像當年我們這幫老家伙愛護你一樣,是不是?所以那篇論文第一作者就寫他,你是第四作者,這對大家和單位都好,不過你放心,今年年底的績效你拿第一檔,工作嘛!收入才是主要的,怎么樣?就按照我說的辦吧!”

    說話的是天阜市計算機研究所的辦公室主任王春東,四十五歲,身體肥胖,體重足有二百三十多斤,發際線很高,額頭上的肥肉都閃著油光,頭發雖然不多,卻梳的一絲不亂,西裝革履還戴著一副金絲眼鏡,此時的他正侃侃而談。

    坐在王春東對面的是一位青年,名叫劉沐陽,今年二十七歲,四年前大學畢業后考進了天阜市計算機研究所。

    劉沐陽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成績優秀,很有計算機方面的天賦,畢業后本想到首都那種大城市打拼一番,無奈父母舍不得兒子吃苦,非要他回到家鄉考個鐵飯碗,劉沐陽是個孝子,雖然一肚子不高興,但還是遵從父母的命令,當時天阜市計算機研究所正好對外進行招聘,劉沐陽是計算機方面的高手,一考就被選中,結果到了研究所才發現這種地方真的不適合他,每天就是為一些部門編寫相關的應用系統,有時也會被某些部門找去幫忙解決電腦方面的問題,反正找他又不給工錢,不用白不用嘛!

    對劉沐陽來說,這里的工作很無聊,天阜市計算機研究所曾有過一段光輝歲月,三十年前曾經參與過很多國家級的重要項目,為國家的計算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過時代在進步,曾經的研究所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雞肋機構,有本事的人誰會在這里虛度人生?只有劉沐陽這個“傻冒”,當然,劉沐陽屬于有本事的人,研究所畢竟是吃“皇糧”的地方,不是誰都能進的,劉沐陽是靠著真本事考進來,其他人大多數人就非如此了………。

    所以嘛,這地方真正干活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還是如王春東這般喜歡夸夸其談的人士,業務能力基本為零,天天只會和別人“談心”,不過他和劉沐陽很少談心,在他眼里劉沐陽的一個專業能力還不錯,但人事能力很糟糕的年輕人,從來不找自己匯報工作,來到研究所后天天鉆到機房里劈哩叭啦的敲著不停,這種人一輩子就只能搞技術。

    這一次王春東主動找到劉沐陽是為了一件“大事”。

    劉沐陽為天阜市的公共信息平臺編寫了一套優化設計程序,可以大大緩解頁面卡頓的毛病,其實這本身是服務器的毛病,只要進行升級就能搞定,但那不是需要錢嗎?即便沒有多少錢,可也得大幾十萬,這種話費力不討好,沒有人喜歡做,劉沐陽花了一周時間編寫了優化程序,成本基本為零。

    這套程序引起了上級領導的注意,覺得這個人是個人才,馬上派人詢問是誰做的。

    程序當然是劉沐陽編寫的了,并且從頭到尾都是他一人所寫,跟別人沒有一毛錢關系,可是往上報的時候王春東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這可是一個難得表現的好機會,豈能讓劉沐陽獨享?

    要知道這些年計算機研究所的處境很尷尬,在劉沐陽沒來之前基本上就瀕臨“倒閉”了,劉沐陽來了之后還好一點,起碼他在計算機上的能力可以幫助其他部門排憂解難,類似網管的功能,但網管也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工作,現在劉沐陽幫助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引起了上級的重視,這就要好好做做文章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安新县| 桦川县| 拉萨市| 叶城县| 延安市| 喜德县| 宁远县| 绥中县| 花莲县| 平舆县| 邯郸市| 平原县| 兴文县| 饶河县| 集贤县| 仁化县| 桐乡市| 洱源县| 涞源县| 肥西县| 三原县| 大安市| 吴川市| 广安市| 岐山县| 双江| 奇台县| 文登市| 昭平县| 普定县| 石渠县| 万源市| 玉山县| 咸宁市| 昌乐县| 富阳市| 东海县| 教育| 玉环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