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四通商行-《莽明》
第(1/3)頁
咚地嚨咚,咚咚嗆!
咚咚嗆,咚咚嗆!
懷仁城北,一座闊大的糧米鋪子開張了,請來了敲鑼打鼓擺龍舞獅的園行。時不時的一串噼啪直響的鞭炮放起,人人臉上都是歡喜之色。
在成北生的搓商下,每間鋪子以八十五兩,三間合計二百五十五兩的價錢拿了下來。成北生也得了五兩銀子的巨額傭金。
糧米鋪子不需要什么特別的物件,有倉庫有大秤有銀子就行了。崔布帶著幾個伙計一早都有準備,很快的,一個掛有四通商行招牌的糧米鋪子開張了。
城北本來平民就很多,如此動靜一下子便傳將開來,城北新開了一間老大的糧鋪,而且收糧非常公道,還有小禮物。
秋收之后,收糧價會比平常低不少,這個其它糧鋪也一樣。
價錢是相同,但操作手法不一樣。
收糧的時候,量大的自然是過秤,但絕大多數背糧來賣的都是窮人,他們沒有那么多糧可賣,一次也就三斗五斗,少的更有一兩斗的。
這時候糧店就會拿出一個斗子來裝,不用秤,裝滿為一斗,簡單快捷。
但什么叫裝滿?
北邊主要是小麥,沒有磨成粉的小麥與稻米一樣,是一粒一粒的,裝在糧斗里是可以堆起來的。收糧的時候,這些無良商人裝滿糧斗后還不夠,還拼命往上面堆,有心狠的可以直接堆出個尖角來。
而四通商行則不同,他們在糧斗邊放了一根細木桿子,每個來賣糧的就拿起這根木桿,裝斗之后,自己去抹斗口,把超出斗口的糧食直接抹下來。
辦法不新鮮,就看你做不做。
方景楠曾悄悄來看過一次,崔布等人嚴格執行著。為什么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因為人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也就沒有那么多道德可講。
方景楠擔心崔布等人窮慣了,失去了同情心,明明老爺定好了利民的制度,他都不去執行。
不過看了一會兒,方景楠覺得陳有富識人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崔布心底的善良還在。
因為這些來賣糧的,并不是說口糧夠了,把多余的賣了換點銀子買肉吃。他們是把這種精糧賣了,換成粗糧雜糧來吃。
一斗小麥可換三斗栗米或是五斗細糠,過年才能吃白面的。
四通商行如此公道的做法,隨著看熱鬧的人潮頓時傳遍了全城,而且四通商行還弄了一個集鐵片送剪子菜刀的新鮮事。
這是方景楠用的后世爛大街的手段,每一個在四通商行賣糧達一石者,都會送出一個印有四通商行小字的鐵片,集齊五張這種卡片,就可以來換一把剪刀,集齊十張的可換一把菜刀。
換了剪刀和菜刀的人,都會看見上面刻有‘五品澗’的標志。
對窮人以誠,對富人以趣,這就是方景楠的小手段。
而效果也是極好,下午的時候,四通商行就不得不提前關了門,崔布他們快要累趴下了。
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們收了兩百多石,說起來不算多,兩百石也就三千來斤嘛,幾十大袋而已。
可是要知道,這兩百石糧是一斗一斗收進來的,惠及了好幾百農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兰考县|
浠水县|
佳木斯市|
剑河县|
即墨市|
龙陵县|
甘孜|
旅游|
芮城县|
郯城县|
聂荣县|
凉山|
尼勒克县|
定州市|
陇南市|
安多县|
马关县|
镇远县|
宣汉县|
海南省|
黄梅县|
延寿县|
始兴县|
南京市|
城市|
嵩明县|
甘孜县|
绥化市|
油尖旺区|
岚皋县|
上高县|
淳安县|
宜昌市|
安图县|
安龙县|
乌鲁木齐市|
蕉岭县|
吉林市|
醴陵市|
台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