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有他,大唐無憂-《扶亂唐》
第(2/3)頁
這邊史思明發現郭子儀不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就是幽州城的安危,于是帶著兵馬第一時間就回到了幽州。
雖然在史思明出城的時候已經在幽州留下了數目不少的兵馬,但是幽州城里卻沒有像樣的將領,而對方去的可能是最厲害的郭子儀,這讓史思明的心里就稍微有點沒底了,萬一史思明用了什么計策呢,還得他回去坐鎮才行。
不過回到了幽州之后,史思明發現郭子儀壓根就沒有來過。
思來想去,史思明對于自己撤回來的決定就有點后悔了,在他看來,他撤回來完全是浪費了大好的局面,要是再跟李光弼和李倓戰個一天,他們麾下的人馬一定會所剩無幾,這樣一來,形勢對于自己才能算得上是更加有利。
對于郭子儀到底去了哪里,史思明倒是沒怎么多想,只覺得可能是在某一個地方埋伏著,但是自己卻沒去過那個地方,所以郭子儀才沒有現身。
這個擔心了了之后,史思明就不著急了,不管怎么說,這一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肯定是達到了,接下來自己就不用再出去了,而是靜靜的等著唐軍前來攻城就行了,史思明這個時候已經替唐軍把這筆賬給算好了,就他們剩下的那可能都不到十萬的人馬,強攻是根本就攻打不下來幽州的。
所以擺在大唐三路大軍眼前的這件事是無解的,史思明覺得自己這個時候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只要死死的守住幽州,唐軍對他就無可奈何。
當然,他的心里面也是有著一些雄才大略的,至少還想要把這部分人馬消滅的差不多了,不光能讓他的河北道一勞永逸了,還能讓自己保留僅需進攻洛陽和長安城的機會,所以這一戰在史思明的眼里也是十分關鍵的。
史思明志得意滿的時候,前方的消息也從李光弼的手里源源不斷的送往長安城。
魚朝恩被史思明直接砍下了腦袋之后,李亨顯然是聽了李泌的建議,沒有再往前線派遣宦官,但是卻給處在中間一路的李光弼下了命令,大軍的動向全部都及時的送往長安城,好讓他這個當皇帝的第一時間知道。
這倒是無可厚非的,所以李光弼幾乎每隔幾天或是一有什么行動,就先把書信送往長安城,讓李亨這個皇帝的心里面先有底了再說。
“建寧王僅僅以五千騎兵,就斬殺了叛軍大將駱悅?還讓一萬漁陽突騎損失殆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