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從義一把拿過答題卷,其他人紛紛圍了上來。 李可明也好奇的看向試卷。 看到第一例。 嗯,還不錯,標準答案。 辯證開方很仔細,有一些無關緊要的地方都標注出來了,完全看不到任何遺漏。 中規中矩。 老中醫們,一邊看著一邊暗自點頭。 張從義粗略的看了一眼,發現蘇燁的回答確實很標準,辨證無誤,開方也無誤,判定滿分沒問題。 當即立刻翻到第二頁。 第二例。 四診沒問題,辯證也問題。 開方也…… 嗯? 當看到開得方子下面一行字的時候,所有人心中微微一震。 若服用之后咳嗽、咳痰明顯減輕,無咽喉癢痛,則原方去玄參,山豆根,續服7劑…… “好家伙,都想到第二步了!” 一個老中醫訝然說道。 “不錯,不錯。” 其他人眼神中紛紛流露出贊賞之色。 正常情況下,一個方子是看不好病人的病的,7劑之后需要再診根基實際好轉程度換方。 方醫考核則沒要求一方一定要把病人治好,只需要根據病人當時的情況開出正確的方子即可。 從病情到開方,再根據自己的方子判斷出病情,并給出一周之后的開方建議,這已經是厲害的方醫才能做到的。 蘇燁這才是新考核的學生,而且還是非醫攻博只學了一個月,能做到這一步,那不是一般的難得可貴! 張從義看到這一行字,訝異的抬頭看了李可明一眼,說道:“你教的不錯。” “還行,還行,老師和學生同時都很優秀才會這樣。” 李可明很開心的說道。 張從義:“……” 這是上次他學生考第一他對李可明說的原話。 直接無視李可明,張從義和大家接著往下看。 開方思路也沒問題。 不錯,答案很完美。 滿分無異議。 翻頁。 再看第三例。 四診沒問題,辯證也問題。 截止到現在,三例都沒有問題。 大家最好奇的是后面開方,以及開方思路。 這一例可不簡單! 剛才他們四診完,就知道中醫協會玩的貓膩了。 這一例看似簡單,卻是三例最難的一例! 這個肥胖病人,四診分別辯出痰、瘀、熱三種證象,這對考生很容易。 但最難是判斷的病人病因是因實致虛,還是因虛致實。 這兩種判斷會導致兩種截然不同的治療方案,一對一錯。 如果平常情況,很容易判斷出因實還是因虛,但眼下這個病例,卻有兼有兩種病因的表象,這就是協會玩的貓膩! 困倦乏力,是因虛致實之象。 苔膩、脈滑,是因實致虛之象。 兩條路擺在了考生面前,到底選哪條路,是這一道題考察關鍵,也是考察考生真正中醫實力的關鍵。 大家很想知道蘇燁怎么開的方子,是基于因實致虛,還是因虛致實。 待看到蘇燁方子所用藥物。 大家頓時不往下看了。 他們知道蘇燁對了。 這道題無錯! 所選藥物,就是針對是真正的因實致虛的病因選的。 “李教授,你這個學生厲害啊!” 不少人對李可明豎起了大拇指。 “學了一個月就能不被病人困惑倦乏力氣虛之象迷惑,就能根據苔膩、脈滑,判斷出病因是水谷成痰困脾,從而得出真實情況是實病致虛?” 看完最后的開方思路,手拿答題卷的張從義,也無話可說了,什么話也沒說,對著李可明豎起大拇指。 對于李可明他是不服氣,但對于這個學生,他真的為其豎起大拇指。 短短十分鐘就能精準判斷,開方無誤,這一局,他學生何以辰輸的不冤。 “服了?” 李可明驚訝的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