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昱國欒安城 皇宮大殿內(nèi) 年僅二十三歲,剛繼任兩年就能讓整個昱國的百姓連連稱贊的昱國新皇季元澄正端坐于龍椅之上,扶額皺眉聽著下面官員的爭論。 “皇上,我們堂堂昱國,帶兵打仗總是以一女子為首讓人知道了怕是會招人恥笑啊!” “張大人這是什么意思?莘將軍帶兵征戰(zhàn)這些年,早已聲名在外,那些對昱國虎視眈眈的賊人,更是忌憚莘將軍的威名不敢來犯,眼下剛剛帶領(lǐng)我軍打退西南國,翻臉就不認(rèn)人了,不太好吧!” “你…!” “徐大人此言差矣,咱們昱國難道還找不出個能帶兵打仗的男人不成?百官皆以一黃毛丫頭為尊成何體統(tǒng)?” “呸!小女自十三歲起便開始從軍打仗,十五歲便得先皇青眼相看封為將軍,只怕是在昱國目前還真找不出能相較的男子!你們一個個嘴上功夫了得,怕是上戰(zhàn)場光憑這張嘴就能擊退敵軍了!不如你們向皇上自薦,也好換下小女,讓小女過過正常女兒家的生活!” “……” “是啊!戰(zhàn)亂時不見你們說一句半句,戰(zhàn)事一結(jié)束就唯恐天下不亂,未免有些太不是東西了吧!” “你、你、你…!” “皇上!小女初生時便體弱,于是自幼習(xí)武強(qiáng)身,雖是女兒身卻生了一顆男兒心,她一心只為報效昱國,這些年也是立得軍功無數(shù),可在朝上還要受人詬病,只因她是個女子! 而市井那些不知此事之人,更是毫無顧忌的嘲笑百般猜忌小女是否患有隱疾或是長相丑陋不敢露面!污言穢語不堪入耳。 小女年方十八,尋常人家的姑娘早已成婚,小女還在領(lǐng)兵打仗,這其中危險自然不用微臣多說。且不說她不愿嫁人,就算是她有意,又有誰家公子敢娶! 她曾與微臣說,自己寧愿手持刀槍戰(zhàn)死沙場,也不愿嫁為人婦洗手作羹湯!連自己一生都愿意送到戰(zhàn)場上,卻還要因為是個女子被百般恥笑。微臣作為一個父親,實在是心痛不已啊!皇上!” 莘尚書是出了名的護(hù)犢子,一聽到有人說自己女兒不好,立刻就氣得吹胡子瞪眼,眼下更是跪在地上捶著胸口,老淚縱橫的跟皇上哭訴著心里的委屈。 皇上咂了咂舌無奈的低頭按著太陽穴,莘尚書這些話乍一聽只是一個愛女心切的父親為女兒鳴不平,可是話里話外聽著卻像是在說:“我女兒為國為民付出了這么多,卻還有這么多難聽的的閑言碎語,我女兒為了打仗連婚都不肯結(jié)了,你要么把這些流言處理了,要么放我女兒回來成婚相夫教子。” 這莘尚書與夫人十分恩愛,從未納妾,也只有一子一女,尤其寵愛這個女兒,不容許任何一個人說她半個不是,這朝堂上這些人確實是沒有眼力見。 在皇上扶額思考之時,殿上傳來一道低沉穩(wěn)重卻又帶著些許散漫的聲音: “莘尚書所言極是,莘大將軍雖是女子,可是行軍打仗的確無人能及。諸位所言,確實不妥。若是說有男子能比,不妨引薦一下。若是沒有,各位…文官,還是慎言。” 說話的是立于百官之首身著墨藍(lán)色金絲蟒袍的璟王季元洲,璟王乃是皇上的弟弟,不過并非一母同胞,璟王的生母是曾經(jīng)名動欒安有著傾城之色的靜貴妃,也曾是當(dāng)今太后的眼中釘、肉中刺。只不過靜貴妃早已香消玉殞,璟王自幼便是獨自一人無依無靠。 先皇共有四兒一女,只是其中兩位皇子都是沒有活過十歲就莫名其妙的夭折了。只有這位璟王殿下一個人還能在那深宮中躲過層層危機(jī)毫發(fā)無損的活下來,并且與皇上相處的甚是融洽。 傳聞他的城府極深,也頗具威嚴(yán),時常在無形之中給人一種壓迫感,讓人不敢直視。璟王的話一出,其他官員全部噤若寒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