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八八三 子儒身死,儒道出-《洪荒星辰道》


    第(2/3)頁

    子儒點頭,回道:“是的,還請先生指點!”

    沒有先回答子儒的問題,鴻鈞道祖反而牽著青牛,邁步朝西方走去,并示意子儒跟上:“且隨貧道走這最后一段路吧!”

    子儒聞言,連忙跟上。

    而在路上,鴻鈞道祖一邊趕路,一邊朝子儒講著自己對天道的理解。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

    兩人走了數日,鴻鈞道祖突然頓住不語,半響方才說道:“貧道對天道的理解,已經都告訴你了,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參悟了。”

    子儒聞言,連忙朝鴻鈞道祖感謝道:“弟子多謝先生點撥。”

    鴻鈞道祖臉色淡淡,示意子儒可以離開了。可子儒拒絕,堅持要再送道祖一段距離。

    道祖也沒堅持,任由子儒送行。

    又過了今日,道祖突然朝子儒說道:“你我即將分別,臨別之際,貧道有一言贈之:

    “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愿以數言相送。

    “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

    “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道祖人間游歷百載,守藏室枯坐數百載,也不是在玩的,這些感悟,都是祂在人間總結出來的。

    鴻鈞道祖是個非常講究因果的人,這些感悟,即是在人間所得,那祂就會將其留在人間,而不是埋藏在心里,隨祂回歸天道。

    子儒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二者繼續向前,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

    子儒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子儒此語,道祖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子儒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為于民之感嘆矣!”

    道祖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

    “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哉?”

    “津津于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鴻鈞道祖手指浩浩黃河,對子儒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

    子儒曰:“水有何德?”

    道祖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子儒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道祖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故圣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

    汝此去后,應去驕氣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于大街,誰敢用你?”

    子儒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子儒告別道祖,與弟子上車,依依不舍地向魯國駛去。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张家港市| 兴宁市| 镇平县| 井冈山市| 开封县| 和龙市| 兖州市| 虎林市| 保定市| 古浪县| 澄江县| 大洼县| 梅州市| 左云县| 竹溪县| 达孜县| 鹤庆县| 英山县| 衢州市| 白河县| 嵊州市| 当阳市| 莫力| 永泰县| 志丹县| 双城市| 河源市| 台中县| 江阴市| 永新县| 桐梓县| 垫江县| 错那县| 马关县| 札达县| 千阳县| 那曲县| 施秉县| 江永县|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