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皇子李承義怎會在此? 葉平策滿腹疑惑。 自京城傳出皇帝李隆慶駕崩,太子監(jiān)國后,就一直沒有這位三皇子的消息,卻在這不見天日的海溝監(jiān)獄見到他,當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三殿下,您怎么會在這兒?”葉平策道。 李承義白皙的臉上透著疲憊,雙眼遍布血絲。他看著葉平策道:“大柱國,如今國家危難,李承乾竊取我大夏神器,身為大夏護國柱石,你難道無動于衷?” 葉平策沒想到李承義會開門見山,他心思急轉(zhuǎn),道:“三殿下意欲何為?” “李承乾多行不義,自取滅亡。父皇死因不明,定然跟他脫不了干系。我已經(jīng)聯(lián)絡(luò)各方仁人志士,這次萬里迢迢而來,就是想請大柱國相助,以您在軍中的影響力,只要您振臂一揮,定然四方響應(yīng)!”李承義激動道。 他沒說完,葉平策便擺了擺手,無奈道:“三殿下,如今天下已經(jīng)不是當初的天下,葉平策也不是當初的葉平策了。現(xiàn)在李承乾竊取神器,掌握帝國喉舌,這時候起事絕對不是好時機。我勸您還是三思而行!” 李承義臉色張紅,他顯然沒料到葉平策會如此說。他道:“大柱國,先帝對您有知遇之恩,如今他死的不明不白,你就無動于衷?” 葉平策搖頭苦笑,回想起養(yǎng)心殿那晚,他心中疑云更盛。 那碗湯藥中的奇異香味,還有陛下的脈搏都有些蹊蹺。 “現(xiàn)在時機未到,三殿下還是三思而后行吧。我如今自請在海溝監(jiān)獄,外面的事我不希望再摻和了,三殿下好自為之!”葉平策拱手道。 李承義目光灼灼盯著葉平策,哼道:“父皇在世時屢次說,大柱國是輔弼良臣,沒想到如今遭逢大變,居然意志消沉了。算我李承義識人不明,大柱國若有心,待李承義身死之時,請為我收斂事故可不是,李承義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李承義說完,一拱手,拂袖而去。 葉平策看著李承義的背影,不禁搖頭苦笑。 這小子雖然年紀比太子李承乾要小,但這份心胸可是開闊許多。以他的心性,恐怕回去之后真的會聯(lián)絡(luò)各方起事。 現(xiàn)在京城情況尚未明朗,太子李承乾掌握這御林軍,禁軍,還有九門提督麾下的京營人馬。地方督撫也多有臣服。 天下兵馬十之六七盡在他手,想要翻盤?實是萬難,除非…… 葉平策想著那種可能性,心中疑云更盛。 “軍主,為何不答應(yīng)三皇子的要求,共同對抗李承乾?”紅鸞疑惑道。 葉平策笑著擺了擺手?!艾F(xiàn)在還不是時候,京城已經(jīng)在李承乾控制之中,他占據(jù)龍脈,四方臣服。更何況,先帝尸首并未找到,此時起事,時機不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