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是!你看!那只仙鶴上還坐著一個人!真地是有仙人乘著仙鶴從天上下來了啊!” …… 溝兒村小學操場上縣教育局的幾位領導、一百多位骨干教師以及周圍看熱的人全都豁然起立,將脖子伸得長長地滿臉震驚地盯著空中的兩只仙鶴,以及坐在仙鶴上的那道人影…… 胡清平指著空中的仙鶴神情激動地道,“是柳大師!是柳大師!柳大師他來了!” 錢宏偉滿臉不可思議,“這……這怎么可能啊!難道世界上真的有仙人么?” 仙鶴清風降落到距離地面十米左右時,明月飛到距離地面大概五米左右的空中。 柳滄海從清風的背上一躍而起,腳尖在清風的背輕輕一點,身形隨風飄出幾米遠,恰好躲在明月的背上,腳尖再輕輕一點從從五米的高空瀟灑地落下,就像是從十米的高空漫步下來一樣! 虛空漫步! 溝兒村小學周圍聚集了六七百人,此刻就像是忘了呼吸一樣,畫面仿佛在這一刻靜止了! 柳滄海落在國旗臺上,瞧著胡清平從容淡定地道,“胡局長,讓你們久等了!” 胡清平聽著柳滄海的話回過神,本能地看了下左手的手表,手表的指針正好指著九點三十的位置,用極其崇敬的語氣道,“沒有、沒有,現在剛好九點半!” 錢宏偉見柳滄海從十米高空踩著兩只仙鶴,宛若虛空漫步般下來,眼睛都快要瞪出來了,心中本來還有點疑惑,全都消失了,怔怔地道,“虛空漫步,真是仙人下凡啊!” 柳滄海微微一笑,沒有再多說話,環顧著四周朗聲道,“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 讀書聲和浩然正氣共鳴,在溝兒村小學傳播開來。 在場所有的人都沉浸到讀書聲中,情不自禁地搖頭晃腦,跟著柳滄海一句一句地讀著,宛若蒙學的幼童一般。 “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 柳滄海洋洋灑灑地講著,從古代的教育切入,再和當前的教育對比,闡述教育目的、教學方法、教師之道、學習之道……等諸多問題。 場中所有人的讀書聲,和柳滄海的讀書聲融合在一起,浩然正氣從柳滄海泥宮丸傳播到溝兒村小學操場,竟然又隨著場中其他人的讀書聲回流到柳滄海的泥宮丸。 柳滄海體內《浩然養吾經》瘋狂運轉,龐大的浩然正氣在溝兒村小學會聚,慢慢形成了一個漏斗狀的旋渦! 讀書聲仍在繼續! 浩然正氣形成的旋渦越轉越快,猛然間從旋渦的中心迸發,像是煙花一樣直沖到九霄,將溝兒村小學上空的白云,射穿出一個巨大的空洞! 讀書聲戛然而止! 嗝…… 嗝啊…… 鶴唳聲起。 柳滄海騎著仙鶴朝著九峰山天元峰的向飄然離去。 “絮絮叨叨地照本宣科,相互仇視地師生關系……對于今天太過常見。” “教育就是安神、救心,最高的教育境界是心領、神會,教育的結果是‘繼志’,延續傳承固然不錯,放大創新也許更好,這就是顏回與孟子的區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