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一上午,只有一節班主任彭學林教授的熱學課,雖然說蘇牧現在已經是班長,但他還是選擇了和室友一起坐在后排。 學生們都認真的聽著課,因為班級里都是尖子生,所以老師講課的速度也是極快,刷刷的記著筆記,不愿意漏掉任何一點東西。 偶爾有學生聽不懂的地方會有人主動舉手提問,課程的互動大體上也還算和諧。 現在是正式上課學習知識的時間,如果漏掉了一些東西,下課再找時間補起來的話,甚至會花費三倍,五倍,甚至更多的時間。 “嗯?怎么了?” 蘇牧也是在認真的聽課,和其他學生不一樣的是,他并沒有記筆記。 一是因為他現在本身的記憶力就非常超群,用筆記下來和用腦記下來的差別不大,二是因為這些知識他其實事先已經復習過了,而且課后的題目也早就三下五除二的刷完,現在聽老師講課只不過是稍微鞏固一下知識,順便也表達對老師的尊重。 此時聽到諸葛吹雪跟自己講話,蘇牧神情有些緊張,老實說,他不怕學習上有多么困難的事情,就怕諸葛吹雪又想出什么歪點子。 “應該還有五分鐘就課間休息了,有什么事情下課了再說吧。”蘇牧開口說道。 諸葛吹雪點了點頭,安靜了下來。 這節課彭學林教授主要講的知識點是有關于熱學理論里面的理想氣體物態方程。 算是高中知識的一些延伸。 高中的時候,物理已經學過了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狀態和物態的意義差不多,只不過用物態表示起來更加的全面一些。 方程很簡單,表示為pV = nRT。這個方程一共有4個變量: p是指理想氣體的壓強,V為理想氣體的體積,n表示回氣體物質的量,而T則表示理想氣體的熱力學溫度。還有一個常量R是為理想氣體常數。 因為方程的變量很多,因此適用范圍也很廣,對常溫常壓下的空氣也近似地適用。 高中的時候學起來很簡單,但是彭學林教授只是小小的延伸了一下,擴展到了單位時間內碰撞在單位面積上的平均分子數,一切都顯得很復雜起來。 雖然說大部分的學生都已經提前預習過,但是想要理清楚的時候,還是不禁皺起了眉頭,陷入沉思。 終于,下課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