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報(bào)恩(二更)-《首輔嬌娘》
第(2/3)頁
顧侯爺故作沒看懂顧老夫人的不悅,笑呵呵地道了聲“兒子先走了”,便將姚氏與顧瑾瑜帶出了松鶴院。
三人剛跨過門檻,與一個(gè)身著華服、珠光寶氣的婦人不期而遇。
那婦人看了三人一眼,眸子里掠過一絲驚訝,卻很快便福下身來行了一禮:“老爺!夫人!小姐!”
顧侯爺眉心一蹙:“凌姨娘你怎么在這里?”
被喚作凌姨娘的婦人笑著道:“我是來給母親送參湯的。”
給老夫人送參湯用得著打扮得成這樣嗎?顧瑾瑜都看出她是在這兒堵顧侯爺了。
顧老夫人姓凌,先侯夫人是顧老夫人的嫡親侄女兒,凌姨娘是先侯夫人的庶妹,也算得上是顧老夫人的侄女兒。
當(dāng)初小凌氏病逝,顧侯爺迎娶姚氏過門,顧老夫人擔(dān)心顧侯爺有新歡后會不疼愛與前妻所生的三個(gè)兒子,于是做主納了凌姨娘為貴妾。
顧侯爺并不喜歡凌姨娘,可有顧老夫人給凌姨娘撐腰,凌姨娘在府里的日子也算十分好過。
尤其姚氏帶著顧琰搬去山莊后,凌姨娘儼然快成為侯府的正經(jīng)夫人了。
加上她是三個(gè)公子的姨母,三個(gè)公子親近她遠(yuǎn)比親近姚氏多。
“那你去送吧。”顧侯爺?shù)f完,扶著姚氏離開了。
翌日,姚氏推脫臥病,不去給顧老夫人請安。
房嬤嬤勸姚氏:“夫人這是何必呢?把禮數(shù)做周全了,省得落人口實(shí)。”
姚氏苦笑:“我做得再周全,也總有人要挑我的不是。我不去,老夫人才眼不見心不煩呢。”
顧侯爺與顧瑾瑜去了松鶴院。
聽說姚氏病了,顧老夫人冷冷一哼:“她就是不愿見我!”
顧侯爺忙道:“瞧您說的,瑤兒怎么可能不愿意見您?您看,這些禮物都是她親手給您準(zhǔn)備的!她心里最敬重您了!”
禮物確實(shí)是姚氏挑的,也是花了心思的,不過姚氏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不讓顧老夫人遷怒顧瑾瑜。
顧老夫人撇撇嘴兒,她不喜姚氏,姚氏不來也好,省得她見了心煩。
“琰兒呢?”顧老夫人終于問起了顧琰,“他怎么沒和你們一塊兒過來?”
顧侯爺不敢說顧琰早來京城了,他笑了笑道:“琰兒身子不好,我讓他慢些過來,有大夫隨行伺候。”
“嗯。”顧老夫人沒再往下問。
顧侯爺?shù)溃骸耙粫何規(guī)цと雽m一趟,給娘娘請個(gè)安。”
提到淑妃,顧老夫人看向顧瑾瑜的眼神多了幾分和善:“也好,你姑姑惦記你許久了,讓人來府上問了好幾次。”
顧瑾瑜如釋重負(fù)地笑了:“瑾瑜也很掛念姑姑。”
說話間,有下人來報(bào),二公子與三公子來了。
顧老夫人的面上立刻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寵溺。
若說顧老夫人心里最疼誰,非三個(gè)寶貝嫡孫莫屬了,就連顧侯爺這個(gè)親生兒子都不及嫡孫們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顧承風(fēng)與顧承林打了簾子入內(nèi)。
“祖母。”
“父親。”
二人拱手行禮。
顧瑾瑜站起身來,給兩位兄長行了禮:“二哥,三哥。”
顧承林不冷不熱地睨了她一眼。
顧承風(fēng)道:“不必多禮。”
說著客氣的話,語氣卻很疏離。
顧瑾瑜習(xí)慣了,哥哥們針對的不是她,是母親,但凡母親的孩子,哥哥們都不會喜歡。
“你們大哥呢?怎么不見他?”顧老夫人問。
顧承風(fēng)道:“大哥昨夜很晚才回來,一大早又去軍營了。”
定安侯府的嫡長孫不是這么容易做的,他是侯府的繼承人,他身上肩負(fù)著侯府的興衰,比別的孩子都要辛苦。
顧老夫人心疼自己孫子,卻也不能真把他從軍營里拽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