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綁上大腿就是爽,各種燒錢攻城略地,重金收購規模遠超自己的東吉,請行業大牛富士冰山擔任供應商,用市面最好最貴的零部件。” “直接對接高校、機場、地鐵站,每個合作方都是數百臺的規模……” 沈鋒邊聽邊思考,對于線下都是重資產,黃金位置就那么多,你搶不到就被別人占了,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在自己眼里,勞動密集型的工廠屬于A類位置,消費人群固定且場所封閉。 大學屬于B類,而寫字樓、經濟型酒店、地鐵站、機場等公共場屬于C類。 人越密集,遠離繁華,附近配套越少越好。 按照友寶的規模算下來,光機器最少二十多億,更不用說人力運營成本,熬出來也不容易。 “京城地鐵站一個售貨機每年一萬六,兩年能談到兩萬六,廠區租金便宜,聽說格力一年不到兩千。” 洪剛解釋道:“人員運維成本大,每個售貨機都需要隨時補貨,老王常年養著千人團隊。” “這種生意不好熬,可一旦熬出來就是躺著賺錢!” 沈鋒想起什么,追問道:“唱歌的機器也是他的?” “友唱!”洪剛道:“現在火的一塌糊涂,最低消費二十,能唱十五分鐘,很多小年輕都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 沈鋒暗自慶幸老洪的加入,見多識廣,什么行業都懂,省了自己不少心。 “上次喝酒聽說已經鋪了三萬多臺,三四線城市也有,那家伙野心不小,凡是智能設備領域都有試驗和布局。” 聽到這里沈鋒忍不住道:“傳統飲料最難做,你賣個水果,只是一個單品。我一臺機器十幾種飲料,光渠道就有十幾個。” “既然有錢有人,必須轉型高附加值的產業,現在最大風口就是消費升級,誰不心動?” “你就告訴他一句話……” “未來客群和場景才是王道!” 打發老洪去談合作,用Y幣三個月結算,用流量換最低供貨價,你好我也好。 友寶的生意核心還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空間,現在有錢有人有技術,必須在其他垂直領域發力,開發運營自己的機器,形成技術壁壘,在細分領域尋找藍海。 百萬贏家也一樣,有阿里電商渠道,各種線下消費體驗,吃喝玩樂一條龍滿足用戶需求。 雖然只是小恩小惠,但架不住多,每天兩次答題、玩知識游戲賺Y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