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畢竟張宣縣是一個縣,而不是一個村子。 鄭青云已經算是改革的急先鋒了,可是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對于張宣縣這些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村子。還是采取不支持,不反對的態度。 而不是旗幟鮮明的支持,甚至是在全縣范圍內施行。就是因為摸不準這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優劣。 而現在建華村已經實踐了。一年,所以他想看看具體的情況,也想聽聽提出這個概念的姜小白本人,對于這種制度的看法。 然后再決定他以后的決定,可以說姜小白說的話,將決定未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張宣縣的推廣情況。 “這樣吧,我們換地方聊,也可以帶你去村里的實地看看。”姜小白說道。 “好,”鄭青云點點頭,一群人離開食堂,來到辦公室。 泡上茶,然后重新坐了下來。 “建華村,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一年了,一種制度的優劣,歸根結底,要看的社會實踐活動,就像人民日報上說的那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姜小白緩緩的開口說道。 “而大鍋飯這種社會實踐活動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效果怎么樣?大家都清楚,我不多說,這種大同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后世才能夠實現的,而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其實對于社會主義的認識,才是這個時代很多人最大的障礙。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制度的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在建華村展開一年了,平均每畝地的產量翻了一倍多不止,這就是社會實踐的成果,我不用多說,社會實踐活動已經證實了這種制度的優越性。” 姜小白說著,鄭青云不斷的點頭。 而溫書記和其他的工作人員,就有些聽不懂了,只是覺得姜小白和鄭青云兩人之間的談話,高深莫測,不明覺厲。 “而現在,我們只要是證明這種制度在建華村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是特例,而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就可以。” 姜小白說道。 “要是這樣的話,周邊也有村子施行了這種制度,只要是等到這些村子實踐一年,就可以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