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時全國只有秦皇島、沈陽、大連三個大型玻璃廠,它們計算玻璃產量都有自己的折算系數。 1952年,為統一三個玻璃廠的“標準箱”折算系數,在1952年對各廠這一年1~10月的實際生產數據進行了測算……” 宋衛國緩緩的說道,姜小白算是長知識了。 秦皇島后來被譽為玻璃之城,這事姜小白還是知道的。 姜小白又向宋衛國打聽了一下國內現在玻璃行業的現狀。 “其實中國現代玻璃的歷史,應該從50年代末,開始說起……” 宋衛國抿了一口酒,就像說書人一樣,開始給姜小白講起了現代玻璃歷史。 “50年代末,英國皮爾金頓玻璃公司向世界宣告平板玻璃的浮法成型工藝研制成功,這是對原來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藝的一次革命。 一時間,股股浮法熱流匯成“浮法狂飚”席卷世界。世界上許多國家不惜巨資爭購皮爾金頓專利, 但皮爾金頓卻對我國搞起了技術封鎖。” 姜小白聽著也皺起了眉頭,其實我國發展成后世那樣真的是不容易,因為我們一無所有,而西方對我國的技術封鎖,那是無處不在。 不僅僅是玻璃行業,是方方面面的技術封鎖。 宋衛國說著,還怕姜小白聽不懂,給解釋道。 “我們原來的玻璃是翠綠色的,稀碎,有氣泡,而浮法玻璃,透明度高,平整。沒有氣泡。” 姜小白點點頭,這才明白過來,怪不得重生以后,看著周圍的玻璃總覺得怪怪的,和后世不一樣呢。 “西方的技術封鎖意味著,中國浮法玻璃的研制、生產必須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之路,于是在洛陽的洛玻集團開始實驗……” 隨著宋衛國的敘述,姜小白感覺仿佛有一副紀錄著我國現代玻璃史的畫卷,在自己面前徐徐展開。 “高溫玻璃水通過錫槽時容易凝結,造成玻璃厚薄不均。有時玻璃水在錫槽里亂濺,工人們身上到處是傷……” 姜小白聽著,緊緊的握緊了拳頭,落后就要挨打。 “經過多年的實驗,一次次的工藝改進,終于在三個月后終于成功地建起了第一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生產出了我國第一塊浮法玻璃,而此后的八年一直在改進中……” 酷匠g(網_*首b發_u27:s05…√8…w35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