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時旁邊的張崇華微笑著提醒道:“沒關系,舒倩,你看,舞臺的大屏幕上有歌詞的字幕,觀眾們都能看到的。” 聽張崇華這么一說,舒倩往大幕上看去,這才看到還真是如此——舞臺上的確有這首歌的歌詞。 雖然粵語和普通話的發音相差很多,但終究也是一脈同源,在有字幕的情況下,理解歌詞的意思并不困難。 只是舒倩想不到,陳哲居然還會粵語,而且會用粵語來寫歌。 這時舞臺上的陳哲聲音猛然變得高亢,大聲唱道: “像突然的高歌, 任何地方也像開四面臺, 著最閃的衫,扮十分感慨, 有人來拍照要記住插袋!” 這一部分陳哲的情緒與之前截然不同,像是一個一直不受關注、走在人群之中默默無聞的小子猛地昂首挺胸,在人群中博出位,賺取了大家的關注。 也正如他此時的處境,以一個沒什么名氣的十八線藝人的身份,直接走到了《我們是歌手》的舞臺上,并且與五位一線明星同場競技。 緊接著,陳哲的聲音變得更加高亢,歌曲的音調再一次猛地向上拔高。 只聽他唱道: “你當我是浮夸吧! 夸張只因我很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 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贊頌沉默嗎? 不夠爆炸…… 怎么有話題,讓我夸?做大娛樂家……” 唱到這里,歌曲的第一個副歌部分就落下帷幕了,而陳哲的聲音從低沉、到高亢、到嘶啞,一直到最后的聲嘶力竭。 每一個部分、每一句歌詞、每一次換氣……他都處理的天衣無縫,甚至做到了完美。 這并不止因為陳哲的唱功出色,也不只是因為陳哲熟悉這首歌,更因為陳哲在另一個世界,曾經無數次聽到過這首歌的原唱在現場演唱這首歌。 這首歌的原唱是個唱功相當出色的歌手,甚至被稱為當代最會唱歌的幾個人之一,而現在陳哲演唱的這首歌,正是他的代表作。 這一次在歌手的舞臺上,陳哲用他同樣的唱法原封不動的把這首歌搬運過來,不只是為了向在場的觀眾證明自己的實力,也是要展示一下另一個世界音樂屆的瑰麗和輝煌,以及這位歌神驚才絕艷的實力。 在第一個段落結束之后,現場的觀眾們都聽傻了。 雖然是一首粵語歌,雖然很多人都聽不懂粵語,但是這首歌旋律上乘的質量,以及陳哲富有張力的演唱,頃刻間打入了在座每一個人的心里。 這些原本根本不看好陳哲,甚至覺得陳哲是走后門才加盟歌手的聽眾們,這一次開始質疑自己的判斷,甚至開始覺得羞愧了。 “這真的只是一個……十八線藝人?” “這陳哲的唱功……有點強啊?” “這也太有表現力了吧……” 而在《歌手》的后臺。 幾位一線歌手也被陳哲唱了個目瞪口呆。 胡磊瞪大眼睛盯著大屏幕,難以置信的問道:“這是個新人?怕不是在逗我吧……這小子絕對不是新人……這處理方式比我們這些老手都老辣啊……” “這首歌也很不簡單,作曲、編曲都非常優秀,而且帶有一種魔幻、頹廢、甚至絕望的感覺。”余英說道。 張崇華更是看著陳哲,呆呆的說:“他的年紀非常小,唱功和臺風卻相當老辣,他究竟是什么人?” 舒倩則是一臉開心,頗為自豪的稱贊道:“不錯的演唱,即使是我都能感受到心潮澎湃!” 就在現場的嘉賓和觀眾對陳哲驚為天人的時候,舞臺上的陳哲又開啟了第二段的演唱。 “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啰…… 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唱到這里,觀眾們終于明白了這首歌的含義,也知道了陳哲選擇這樣一首歌來參賽的意圖。 這首歌描繪的是一個在生活中、工作中飽經挫折,被人忽視的不起眼的人,拼命想盡辦法爭出頭,要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故事。 而這首歌中主人公的情況,與陳哲現在的情況何其的相似。 同樣是不被人了解、不被人重視。 陳哲在拿到了《歌手》的出場資格之后,被無數網友在微薄下嘲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