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算了算了……回去之后再勸她們吧,不能吃的太放肆,先吃兩天野菜再吃火鍋……”陳哲在心里打定主意。 …… 陳哲和嫣兒都屬于心靈手巧的類型,兩個人很快就掌握了土坯的制作。 沒過多久,河床上就已經擺滿了陶罐和砂鍋的土坯。 陳哲低頭看了一眼,目前陶器的數量已經很可觀了,而且之前制作的土坯已經晾干,可以用來燒制了。 燒制土坯是制作陶器最為關鍵的一環,這個環節的效果決定著最后陶器的質量。 陳哲之前做功課的時候有過相關的了解,知道陶器的土坯必須要送入窯中燒制才行。 之所以要把土坯放在土窯中燒制,是因為燒制陶器需要極高的溫度,黏土必須要在1000攝氏度到1300攝氏度的區間內烘烤,才能完成質變形成陶器。 如果直接用篝火來燒制的話,因為開敞空間內溫度容易分散,是無法達到這個特定的溫度的,這樣燒出來的陶器就會有質量問題。 但是以陳哲目前的條件,他根本找不到土窯。 臨時在附近開一個土窯的話又不符合實際,耗費時間和體力不說,附近的地形條件也不適合開鑿出一個土窯來。 這就讓陳哲有些難受了——燒陶的計劃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總不能在關鍵部分掉鏈子吧? 難不成要直接用篝火燒陶? 在陳哲的記憶中,好像也有直接用篝火燒陶的手藝,一些南部海島的居民習慣直接把木柴壘起來,把黏土土坯擺在中間,然后點火燒制。 但用這種方式燒出來的陶器質量較差,而且成功率低,畢竟在戶外燒陶,土坯周圍的溫度不好確定,一旦有火焰達不到指定的溫度,那么它周圍的土坯就無法燒制成陶器…… 使用這種方法的話,這就等同于是在賭博。 思前想后,陳哲陷入了沉思。 如果能直接控制火焰的溫度,確保就算在戶外燒制,火焰也能一直保持在1000攝氏度到1300攝氏度之間就好了。 而心中有了控制火焰的念頭,陳哲突然眼前一亮。 等等…… 火焰其實也是物品的一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