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項技能,如果對世人無用,就是個消遣。”司笙仔細想了想,找了一個比喻說,“比如民用無人機,就是個消遣。” “消遣也是個價值。” “這種價值不值得花老易一輩子心血。”司笙輕描淡寫地說,頓了頓后,又偏頭看了眼遠處連綿的山峰,“不過,我現在看到它的價值了。” 為民所用,造福于民。 這才值得人窮盡一生去鉆研。 對于能潛心做鉆研的人來說,最終成果帶來的自豪和成就,是再多金錢利益都比不上的。 那些個供人玩樂的機關物件,易中正平時看都不看一眼,不屑一顧,但他從不跟司笙說,機關術可以做什么。 他讓司笙自己找。 司笙不想找,因為她踏遍千山萬水,沒有見過幾個有才能的機關術大師,他們虛偽又封閉,守著被一再遺失的技藝當做財富,渾然不知外界科技發展到現在,早已對他們那點技藝不屑一顧。 在京理那兩年,司笙見到花成倍心血、時間做的東西,利用現代技術可以大大節約時間,達到同樣的效果。于是就更不想找了。 她佩服有情懷的人,然后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太多技藝失傳的時代,放棄了自己的情懷。 凌西澤笑笑,低聲說:“你會自豪的。” 司笙垂下眼簾,手里把玩著一柄做工獨特的小彎刀,很淺地笑了一下,沒有再說話。 她跟《火種》導演說,做好手上的事,走好腳下的路,沒人能改變時代和行業。 但凌西澤告訴她,站在任何行業頂尖的那一撮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改變時代。 …… 落腳的是一個小山村,沒有開展旅游業,連住宿的旅店都沒有。但項目組直接租用當地人的住所,且是一家境不錯之人的住所,是一棟三層樓的小別墅,前有湖畔后有竹林,環境非常好。 凌西澤將司笙送到別墅外。 拿起腳邊的背包,司笙這才想起凌西澤今晚的住宿,遂問:“你住哪兒?” “另有住所,”凌西澤道,“明早接你過去看看。” “嗯。” 凌西澤道:“那邊環境也不錯,你想去住的話,隨時歡迎。” 司笙頷首,斟酌了一下,說:“晚上給我拍個照。” “行。” 吻了下她的額頭,凌西澤笑著應了。 司笙跟他告別,關上車門后,就利落地拎著背包走向別墅。 但—— 剛進庭院,司笙還沒見到別人,就見兩個保安走過來,攔住她的去路。 “你是什么人?這里閑雜人等不準入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