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哦?!? 面對楊玥的熱情,司笙只是淡然應聲,態度很冷。 楊玥卻跟未察覺似的,自顧自地說了很久,從《城秘》說到《密室逃脫》,從司笙的武術夸到機關術,最后提出跟司笙交換微信。 司笙頭也沒抬地回答:“手機沒帶。” 楊玥立馬接過話,“你報一下號碼也行——” “沒有微信?!? 輕擰眉心,司笙干脆打斷她,以一種無法接話的方式。 楊玥對她的拒絕心知肚明,總算是不再往前湊了,隨意聊了幾句就離開。 只是,在轉身的那一瞬,原本燦若晴空的笑臉,瞬間消失無蹤,嘴角一撇,神情里流露出幾分不爽的意味。 吞了口面條,冬至猶豫半晌,終究是小心翼翼地提醒,“笙姐,得罪小人比較——” 司笙滿不在乎地道:“交友不能將就,待人也是。” 虛情假意、虛與委蛇,從來不是她的作風。 不喜歡就懟,這才叫痛快。 “……” 冬至眨巴了下眼,覺得有那么點道理。 但,開口又想勸:“這畢竟是娛樂圈,謹言慎行比較重要——” 司笙一側首,輕笑一聲,“我不就是懟天懟地的人設嗎?” “……” 仔細想了想,冬至徹底沒了話,非常之佩服。 整個娛樂圈,立這樣的人設還能大紅大紫的,唯獨司笙這么一個,沒得說。 …… 楊玥明顯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背著司笙表露不滿,還帶奚落抱怨的,可一見到司笙又笑容滿面,姐姐長姐姐短的,若不是馬上就要開拍了,司笙能當場將她的嘴巴縫起來。 可真是太煩人了。 節目合同上是說拍攝七天,實際上只安排了六天的行程。 一拍拍一周,環境艱苦,需要長途跋涉,還有野外露營,很多明星一聽就避而遠之,司笙和冬至算是節目組能請到的唯二大咖了。 最近旅游綜藝爆火,各種夫妻檔、朋友檔等結伴出游的旅游綜藝層出不窮,《在路上》算是沾了個邊。 不過,又有一點不一樣。 主打的是“背包客”。 四位明星結伴同行,背著背包做長途自助旅行,主要以登山、徒步、探險為主的旅行,在路上追尋自我、突破自我。 這一次的旅行安排,前三天是騎行,后三天是徒步。每個嘉賓都是戶外裝備,配一個戶外登山包,50L和60L的隨便選。至于里面放什么,都是由嘉賓事先選購的,節目組概不插手。 當然單人帳篷、登山杖等必需品,節目組也會提前提醒一下。 節目拍攝期間,兩次購物,三天買一次,每次會給100塊的伙食資金,平均下來每人25塊,囊括他們三天三餐的花銷。在拍攝上,早餐和午餐沒給他們安排什么時間,但晚餐會空出幾個小時拍攝,重點在于四位嘉賓的生存能力。 說是旅游,其實就是窮游…… 不過就徒步旅游、野外生存、以及對本地熟悉度而言,在司笙這里,根本就不存在挑戰,真就是一檔隨便上上、過來玩玩的旅游節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