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看過了特戰師接收移民的過程后,石迪文給出的評價是簡單、有序、高效。高歡則是將其稱作“軍事化管理的優秀范例”,而田葉友更是不吝贊美,認為這是他見過最為流暢的移民接收操作。
四千多初來乍到的移民,僅僅耗時一天,就已完成了初步的安置。這樣的效率放在任何一處海外殖民地,都是值得主管官員夸耀的成績,但錢天敦卻對此習以為常,認為這只是基本操作而已。
這當然與特戰師早年在北方駐扎期間的經歷有關,在那里每年從大明的山東、遼東等地通過各種方式接收的移民數以萬計。如何對這么大數量的移民登記造冊,進行安置,分配工作,乃至納入到國民管理的體系中,特戰師都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也沒什么訣竅,就是將‘服從’做到極致?!?br>
錢天敦對此也沒有任何隱瞞,隨即便向石迪文等人介紹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他早年間觀察發現,導致移民安置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便是“服從性”不夠高。負責安置移民的工作人員不能完全按照規定的流程來做,而接受安置的移民也是問題多多,甚至會對安置條件挑三揀四,以至于時常會拖慢了整個流程。
于是錢天敦親自帶隊,重新梳理了移民安置的流程,然后將各個環節的負責人全部換成了軍官,并且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狀況都制定了應對措施。
剩下的工作,便是將“軍令如山”這四個字貫徹到移民安置的過程中去,不但參與其中的軍人必須做到對命令百分百的服從,而且連移民也都得遵照令行禁止的要求。
當然這對成分復雜的移民群體來說未免要求過高,但在對移民安置的各個環節加強管理之后,還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而對于不服從管理的人員,錢天敦當然也不會心慈手軟。抓幾個不服從命令的典型當眾處理,殺雞儆猴的影響力往往勝過了工作人員的苦口勸說。
這一批剛剛抵達普吉島的移民也不例外,盡管其中以婦孺居多,但還是會免不了有些刺頭會不聽從指揮,叫嚷著要官方立刻兌現分房分田發放安家費等條件,又或是不愿擠在低矮的棚屋里暫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