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老了時,大概是不想背下罵名,他對那些開國功臣,多有寬容。 尤其是皇子們,他更加的包容。 所以他清楚的知道,他若是百年后,下一位皇帝,必須是個冷靜理智,果敢剛毅的皇子,才好整頓吏治。 倘若換成老八這等比他還縱容的人當皇帝,那大清的腐+敗現象只會更嚴重,會毀了大清。 這一刻,八爺袖口里的拳頭攢得緊緊的。 康熙說的沒錯,他確實是這樣的。 所以他努力營造一個好的形象,去收買人心。 眾人還稱他為“八賢王”。 卻不曾知,原來這是他一大敗點。 至于十四阿哥,他實在不敢想象,一個人形象太好也不行。 最后,康熙直勾勾盯著八爺。 “八阿哥勾結黨羽,其心不軌,現革去貝勒爵位,降為閑散宗室。” 他的聲音威嚴而洪亮,透著令人不可抗拒的威嚴。 頗有一種“你們要舉薦他,朕便讓你們死心”的意思。 就這樣,八爺到底是在十四阿哥的求情下,免去一死。 但是,往后他沒有權利和貝勒頭銜,只是一個有些皇室血緣的皇子。 那黃燦燦的黃腰帶,他沒有資格系上腰帶了。 而八爺之所以落得這個下場,還不是有了大阿哥那般豬一樣的隊友。 若是大阿哥不說什么帝王之相,八爺還不會這么快被革職。 當然,歸根結底,主要也是八爺野心太大,鋒芒太露,又給康熙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就算沒有大阿哥插手,他也得不到康熙的認可。 康熙還是會有很多法子,對付他的。 光是他勾結黨羽一事,要了他的命都不為過。 更何況,他既沒死,也沒被圈禁。 下了朝后,四爺去了永和宮。 十四阿哥被打了板子,只怕是還沒出宮。 以德妃對他的寵愛,肯定將十四阿哥安頓在永和宮養傷。 四爺這個做哥哥的,于情于理都得去看一看。 到了那兒,奴才把他迎進了偏殿,帶進了里間。 才進門,他就聽見十四阿哥的痛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