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少女當時策馬趕到,雖未安撫無辜遭波及的路人,但好在也未繼續為虎作倀,同時還訓斥了為首幾名少年,阻止了事態惡化,單憑這一點就說明其本性不壞。 其二,這群孩子本性并不頑劣,能聽得進勸誡,比如其余幾名少年。 當街策馬那魚家大少拔劍欲行兇之時,他們幾人在聽聞少女呵斥便紛紛勸阻此人勿要沖動,說明心底多少還是有那么一點良知與是非觀,至少敬畏之心尚在,明白不該也不能將事情鬧得太過火; 而且自他們到達此地,也都表現出了尊師重道該有的禮數和姿態,如此看來,這群孩子無非就是缺乏管束才導致了當下心性有偏,肆意妄為。 因此,這也襯托出了他們當下最大的優點,便是其三——有個能鎮住他們的老師。 雖不明白老者為何放縱他們幾人如此行事,但著堂上之人氣度斐然舉止有度,陳遙覺得,若假以時日,在此人的教誨下,這群紈绔子弟定然能改頭換面痛改前非,如此也不至污了家師聲譽。 “甚好,那便朗誦與老夫聽。” 胡亂揣度間,堂上老者已是以手捻須,含笑頷首道,看他的神情,似乎對學生們的回答很是滿意,當即要求少年們各自朗誦所布課業,既是查驗,也算做鑒賞。 這話一出,堂下少年郎們的神色愈發尷尬,陳遙不知老者昨日給他們布置了何種類型的功課,但不難看出,這群孩子本就做得磕磕絆絆難以自處,更別說當下還有個自己這種身份的家伙在場,心中所想那自然是路人皆知了。 陳遙也不為意,撇撇嘴,端端正正坐于堂下,老師檢查作業于他沒太大關系,相反他倒樂得看這群少年郎們出丑,如此一來,方才這魚家大少仗勢欺人之事也算是兩清了。 “學生不才,偶得一作,請先生品鑒。” 見老者連連用眼神掃視堂下眾人,魚寒酥當即起身,起手見禮開口說道。 她這架勢很好地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的含義,陳遙見狀不禁在心里暗暗點頭。 要知道這行為若放到自己那個時代,完全就是肩挑道義的無上之舉,非班長學霸不能為,更別說還大大減輕了班里其他同學們心頭如山的壓力,是個好人。 而且聽魚寒酥這么一說,陳遙也明白了老先生昨日所布課業為何,想來當是命題作文,啊不,命題作詩。 果然,見老者含笑示意,魚寒酥當即朗聲背誦道: “鶯飛草長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稚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好詩! 陳遙對詩詞歌賦全然不懂,古人那些平仄對仗、韻腳詩眼一類的說法他一概不知,但即便是這樣,光聽魚寒酥朗誦此詩,陳遙也覺入耳甚有神韻,眼前如展開了一副自然景物與人物相融合的畫面,充滿勃勃生機,更兼春意盎然,令人初聞便仿若感受到了一番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早春氛圍,更將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落筆明朗,用詞洗練,早春之情之景溢溢而出,尤其這一‘醉’字用得甚好,楊柳之姿躍然眼前,甚好,甚好。” 堂上老者要比陳遙識貨得多,聽罷也頻頻點頭,捻須撫掌,全然不吝贊賞,連連夸贊此詩甚妙。 魚寒酥臉頰緋紅,聞言深施一禮,緩緩坐回原位,陳遙見她落座之后瞟了身側自家兄長一眼,眼神中顯然多是擔憂之色。 果然。 這群少年郎想都不用想,除了魚寒酥這個隱形頭目不提,估計全唯這魚家大少馬首是瞻,如今大小姐已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那么接下來,便是他了。 只見他晃晃悠悠起身見禮,結結巴巴表示自己昨夜也偶得一佳句,話畢便開始背誦,且不說抑揚頓挫神韻幾何,這小子居然連背誦自己的詩作都一副中氣不足的模樣,陳遙坐在他邊上感覺要豎起耳朵才能聽清他在說什么。 “委、委身獨坐涼亭歇,碧天浮云憶當年。山花不解人間事,紙鳶隨春入心間。” 陳遙還在品,身旁便已有人噗嗤笑出聲來,惹得這魚家大少怒目回瞪,再看臺上老者,當下聽罷少年這首詩也是微微蹙眉,似乎不甚滿意,大少見狀忙再度躬身行禮。 “晚、晚輩不才!讓先生見笑了……” 其實說句公道話,他這首詠春詩在陳遙聽來……也還算可以吧,至少朗朗上口,詩韻也有,雖不及魚寒酥那首能帶給人更加直觀的意境,但似乎也差不到哪去? 不過陳遙到底不懂這些詩韻格律的講究,見老者神情不對,當即也明白了魚家大少這詩作得確實不怎么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