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警方給出的結論依舊是自殺,因為這一次他們同樣沒能找到任何哪怕一點點的他殺的跡象;但這一次,學生之間卻是炸開了鍋。 宋博超的死沒有給活著的人們帶來驚醒或是恐懼之類的情緒,他的死帶來的,更多則是漫天的流言蜚語—— 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都在猜測,他們相信,宋博超的死一定和玄雅有關;而玄雅的死,也很可能是宋博超一手造成的。 流言止于智者,然而逝去的年輕生命并沒能抵御住人們如潮水般齷齪骯臟的惡意。學生們、包括那些為人師表的老師們,都懷著最惡毒的想法開始揣測和主觀聯想玄雅及宋博超的死因。 這些版本不外乎兩人為了爭奪保送名額明爭暗斗、最后兩敗俱傷;不外乎兩人私底下是一對悄悄摸摸的戀人;不外乎宋博超搞大了玄雅的肚子又不愿負責等等等等,內容有多下流多不堪,活著的人們就能想象、編造得更下流、更不堪。 一時間,整個校園幾乎都浸泡在各種不堪入目的流言蜚語之中。 但這種情況在宋博超死后的第四天便戛然而止。那是課間休息的時候,收拾完講義的班主任下了課往衛生間里一鉆,幾秒之后便尖叫著逃了出來,好事的學生們圍過去一看,幾乎全都嚇癱在了地上—— 又有一名學生吊死在了衛生間里,同樣的手法,同一個班級,同樣的,尖子生。 半個月的時間,接連三名尖子生在同一個地方上吊自殺,如同五樓盡頭那衛生間一樣,高三(3)班這下子徹底出了名。 疑惑、擔憂和不安終于在教室里、在學生的心頭蔓延開來,而這一次,再沒人津津樂道地猜測著這些死者自殺的原因。曾經彌漫整個班級乃至整個校社那種獵奇的心態蕩然無存,三班的學生們開始意識到,有些事情…… 似乎并不會停止。 他們的猜測無疑是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