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廷這邊都還順利,但章惇在下面卻很不開心。 封丘縣。 章惇目睹了當地大理寺,審理的一場賣兒賣女案。 原告是五年前將女兒賣給縣里一個大戶,只有區區三貫,那時才十二歲,而今這個女子不明不白死在大戶家里。 按理說,原告不應該再告,這種奴隸契約是終身制的,一旦賣出,就與他無關了。 但他搬出了熙寧年間的‘雇傭法’,說那份買賣契約無效,要求大戶賠償。 大戶哪里是好欺負的,不止說他女兒是自殺,還搬出了元祐初廢除了‘雇傭法’,原告一切都不合理。 “休堂,三日后再審!” 大理寺的三位判官,做出這樣的決定。斷案不止要合乎律法,還要綜合考量人情世故,風俗習慣以及輿情。 “老東西,你給我等著!”大戶是一個肥頭大耳的中年人出了大衙,神色陰狠的盯著原告老者。 老者嚇了一跳,畏畏縮縮不敢答話。 大戶大步離去,神情囂張,態度專橫。 衙門圍觀的人三三兩兩散去,但議論卻沒有停。 “老李頭也是不容易啊……” “聽說他的地都被那員外弄走了,他那閨女小時候我見過,十分標致……” “誰讓他賣了呢,賣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章惇一直站在邊上靜靜的聽著,他面上嚴肅,穿著樸素,誰都認為他只是個普通的私塾教書匠。 等人走的差不多,他身后的人見章惇沒動,低聲道:“先生。” 章惇臉角微動,醒過神,看向那個還沒走多遠的老者,道:“將他帶過來。” 他身后的便衣侍衛聽著上前,直奔那老者。 不多久,在一處茶樓內。 章惇看著有些戰戰兢兢的老者,道:“若是給你二十畝田,你還賣兒賣女嗎?” 老者已經看出來,眼前的人是個大人物,消瘦的臉上苦澀的道:“這位官人,但凡能活得下去,誰愿意賣兒賣女?當初那一畝田所得,一大半給了東家,十幾畝地,連半年的口糧都沒剩下,女兒好歹還活了幾年,小兒子一年后是被活活餓死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