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勢所難免-《宋時風流》
第(1/3)頁
章惇是一個脾氣爆裂,又不茍言笑的人。
能讓他長篇大論的,要么是噴人,要么是有關他重視的政務。
對于他得意門生的話,他沒有說什么,目光看著遠處的田野,嚴肅的神情有一絲晦澀一閃而過。
曾經的他,連神宗皇帝都敢當面硬懟,后面的司馬光等人,更是直接破口大罵,毫無懼色。
但這次回來,他一直在隱忍。
他之前,一直認為,是為了‘新法’,擔心重蹈覆轍,所以忍辱負重,一直強忍,收斂暴躁脾氣。
但今天他才發現,似乎還有別的原因。
那就是,宮里的那位年輕官家,看上去沒有多少火氣,一直春風和煦,實際上,該狠厲的時候,從不手軟,對朝局的控制,細致入微,即便他想‘爆裂’都做不到。
‘宣德門下’這件事,更是令章惇明白,除了帝王心術外,可能還有這位官家異乎尋常的手段!
每每出人意表,走在他們前頭。
‘敬畏嗎?’
章惇心里自語。
‘文吏’倒是不知道章惇所想,等了片刻,見章惇不說話,又道:“先生,北面就是陳橋鎮了。”
章惇抬頭向更遠處看去,道:“再走一點,你們四散開,扮作行商,投親等,仔細看一看,做好記錄。”
‘文吏’應著,繼續說道:“先生,有官家這次訓話,朝廷的情勢必然大為扭轉,或許開封府的試點,會有更快的進展。”
章惇卻沒有那么樂觀,道:“熙寧年間還算和緩,都引出那般動靜。而今更為徹底,他們不會輕易善罷甘休的,最多一個月,他們必然卷土重來,我們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文吏’也是經歷過被流放的人,神色肅然三分,道:“是。學生明白。”
章惇回頭看了眼京城方向,斟酌片刻,道:“回京之后,你記得提醒我,給皇后娘娘送份賀禮。”
‘文吏’一怔,道:“官家的生辰是上個月的二月二十三,特意囑咐朝廷不得慶賀,只在宮里與太妃娘娘等吃了頓飯。先生要給皇后娘娘送賀禮,什么名義?”
章惇沉默一陣,道:“以國太的壽辰。”
‘文吏’這會兒真的愣神了,這回去之后,還得查查孟皇后之母的生辰。
章惇起身,他的隊伍,繼續向陳橋鎮方向進發。
開封城里的熱鬧還在持續。
幾乎口口相傳,都是趙煦在宣德門下的‘承諾’,蓋過了所有事情,再也不見往日那些詆毀、謠言。
嚴梓舒沒人理會,在人群散后,他又去求見一些大人物,想問清楚情況,卻也知道,現在問不清楚,等待這件事過后,官家或許不會怎么樣,就是不知道那些大人物會不會記恨他。
要是在他科舉上橫欄一道,怕是這輩子只能蹉跎了。
“醉酒誤事!”
嚴梓舒悔恨不已。他現在在他原本的圈子里很不受待見,沒幾個人愿意見他。
嚴梓舒明顯是被朝廷記上,鬼知道朝廷里那些大人物有多小心眼,誰敢拿前程開玩笑?
嚴梓舒是跳出來的那個,但過往那些一直痛罵朝廷,大言不慚,散播謠言的人,這個時候在被迅速的區分,孤立出來,十分突出。
開封城的輿論環境,轉化的速度超過所有人的預計。
兩天之后,開封城里的熱鬧還是沒有徹底減退,處處都是議論聲。
伴隨著大宋這邊的熱鬧,西夏的使者再次來到開封城。
他們在禮部派員指引下,前往鴻臚寺。
鴻臚寺已經被裁撤,留下的鴻臚寺原址,被改做了接待賓客的‘國棧’。
夏使來的人數沒有上兩次的多,總數就五個人,同時還更低調了一些。
他們與迎接的禮部郎中不遠不近,交頭接耳的低聲交談。
一個魁偉大漢,走在一個高大的絡腮胡中年人身后,神情有些得意,低聲道:“侍郎,從我們這一路看來,宋人內斗的很兇,確實是我大夏的大好機會!”
絡腮胡名叫嵬名淵剡,他貌似粗獷,不動聲色的道:“還是不能小覷,現在宋人占據要塞,有主動權,我們還需虛以為蛇,趁其不備,發動致命一擊!”
魁梧大漢應著,繼而瞥了眼前面的禮部郎中,低聲道:“還得想辦法將嵬名阿山救出來,這是太后點名的。”
嵬名淵剡神色不動,道:“嵬名阿山深得太后寵信,雖然在宋人牢獄中,還想辦法傳遞了多條關鍵情報回去,有大功,必須要救。”
魁梧大漢嗯了一聲,說著就來到了鴻臚寺。
他們以夏語低聲交談的聲音陡然停止,看向鴻臚寺,他們已經知道,曾經巍名阿山就住在這里,后來被宋人給拿了。
禮部郎中站在臺階上,俯看著夏使,面無表情的淡淡道:“廢話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前面的一個在牢里,一個被砍頭,本官不希望你們讓我難做,知道嗎?”
宋人什么時候對他們有過這般態度?簡直與訓斥家畜無異!
五個人除了嵬名淵剡外,臉色都不太好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苏市|
伊川县|
斗六市|
视频|
忻城县|
瓦房店市|
施甸县|
锡林郭勒盟|
右玉县|
宁国市|
武定县|
澳门|
陵水|
日照市|
苏尼特右旗|
湖南省|
芒康县|
和田市|
沙湾县|
大同市|
七台河市|
县级市|
平武县|
新和县|
德江县|
建瓯市|
依兰县|
安吉县|
台北市|
资阳市|
开封县|
平顺县|
岳池县|
郯城县|
庆城县|
班玛县|
武夷山市|
澎湖县|
肇州县|
南部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