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章 官場百態(求訂閱)-《宋時風流》


    第(3/3)頁

    門外的禁衛充耳不聞,他們沒有得到命令,是不能放這位十一殿下離開的。

    趙佶氣急,懷里揣著那塊硯臺,從上到下的企圖‘越獄’,最終卻都被抓了回去。

    李清臣,沈括等人忘了趙佶,這會兒來到翰林院,進行緊張的閱卷。

    蘇頌,章惇,蔡卞,韓宗道四位相公隨后陸續到來,這是趙煦親政以來的第一次科舉,他們也想從中覓選良才,不止關乎現在,日后同樣重要!

    大戶人家尚且懂得伸展羽翼,何況是這些當朝大佬?

    一份份考卷在翰林院穿來穿去,不時有人擊節贊嘆,將一份份考卷送入蘇頌,章惇等人房間。

    也有人對著幾份考卷破口大罵,直接扔到一邊。

    這些閱卷的翰林院士在平時沒有多大權力,但在閱卷的時候,卻主宰著這些舉子的未來前程。當他們對一人做出否定的時候,往往意味著這個人永訣仕途。

    蘇頌,章惇等人徹夜在這里,第二天在政事堂,青瓦房處理完政事,再次趕過來。

    他們企圖從上萬人中,選出他們需要的人才。

    蘇頌要的是與他理念的一樣,并且未來會在朝廷大放異彩的人。

    章惇要的,則是新人,支持‘新法’的新人,他既要在現有朝廷官吏中挑選,也要在這次以及日后的科舉中選拔。

    他們考慮的都很長遠,對人才極其重視、渴求。

    李清臣,沈括他們同樣在尋覓,他們尋覓的方向有些不同,沈括主要是為太學找人;李清臣則考慮的是禮部,而后是‘新法’推行。

    隨著四位相公的重視,其他各部的尚書陡然驚覺,快速加入其中,甚至還有大理寺等加入,他們都在急切的需要人才。

    ‘新法’的推行,越來越需要人手,尤其是新人!

    朝廷對這次科舉這般重視,朝野側目,那些考生以及家屬就更加緊張了。

    一些人迫不及待的送禮走關系,甚至于,到了李清臣,沈括頭上!

    為此,蘇頌,章惇大怒,科舉舞弊最是不能容忍。

    刑部果斷介入、抓人,吏部直接革除了五個人的功名,以示懲戒。

    這樣,才讓開封城的熱鬧,稍稍平靜。

    趙諗沒有獨自喝酒,這一次,他走到哪都有人請,甚至是一些大戶,主動拉攏,要與他聯姻。

    但趙諗一個都沒答應,反而與一個有方道士特別相投。

    這個道士著實有能力,三言兩語就說的趙諗引為知己,相見恨晚。

    當夜,這道士就帶著趙諗見了不少人,都是現在或者曾經的大人物,言談舉止非常意氣,令趙諗郁結的內心得到舒展,興奮不已。

    開封城熱鬧非常,你方唱罷我登場,沒個停歇。

    倒是以往高朋滿座,賓客如云的蘇府顯得很是寂寥。

    蘇家可以說是詩書之家,在大宋少有可比。

    自蘇軾祖父起,再到他們這一代,不說蘇軾父子三進士,蘇轍更是一度拜相,位列中樞。

    蘇軾,蘇轍的幾個孩子,幾乎全部進士及第,比之章惇章家不遑多讓。

    但到了現今,門前羅雀,少有人來往。

    蘇邁面容有些枯槁,進了蘇軾書房,抬手道:“父親。”

    蘇軾向來灑脫,看著因為他而不得志的長子,默默點頭。

    蘇邁恭謹的立著,道:“父親,岳父準備隱居,明日啟程。”

    蘇邁娶的是呂陶之女,岳父指的就是呂陶。

    蘇軾輕嘆一聲,放下手里的書,道:“或許為父也該隱居了。”

    蘇邁神色動了動,沒有說話。

    朝廷厲行‘新法’,凡是阻礙之人,盡皆遭到罷黜,以往的貶謫都沒了。

    蘇家被除名,名義上是‘抗旨不尊’,實則還是因反對‘新法’遭禍。

    現在的‘新黨’與熙寧年間完全不同,手段激烈,阻擋的人與事,莫不是強烈拆除。

    ‘隱居嗎?’

    蘇邁心底自語。

    蘇軾現在不到六十,他還不到三十,就隱居了嗎?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花垣县| 玉屏| 博野县| 成都市| 内丘县| 绥化市| 通海县| 柳林县| 兖州市| 北川| 江山市| 田林县| 甘德县| 武夷山市| 康乐县| 宜兴市| 漳浦县| 青川县| 含山县| 宁阳县| 北票市| 涡阳县| 泽州县| 敖汉旗| 通州区| 普洱| 凤庆县| 施秉县| 东平县| 新河县| 尼玛县| 大庆市| 陵川县| 原平市| 浏阳市| 连山| 叙永县| 文成县| 北京市|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