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盛世隱憂-《盛世大明》
第(1/3)頁
春天正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而使人歡欣的季節(jié)。但此時的北京城里的情況卻截然相反,顯得極其哀傷而壓抑,尤其是各大衙門,更是如此。
滿城官民所以如此,只因為一個老人在此時撒手西去。這個老人的名字,叫楊寓,字士奇!
楊士奇,江西泰和人,大明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自建文朝入官以來,歷經(jīng)五朝,官至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禮部侍郎,可謂是位極人臣。
在他與另兩位內(nèi)閣同僚的共同努力輔佐之下,大明在開國數(shù)十年后,終于迎來了第一個清明盛世——仁宣之治。當年因為太祖和太宗南征北討而空虛的國庫因此徹底充盈起來,百姓安居樂業(yè),內(nèi)憂外患一掃而空。
而他,還有另兩名內(nèi)閣同僚楊榮、楊溥更是被后人并稱為“三楊內(nèi)閣”,在后人眼中,此一屆內(nèi)閣是大明兩百余年來最是團結與賢達的內(nèi)閣,比之孝宗時的劉謝李三人的內(nèi)閣更叫人心向神往,道一句大明第一內(nèi)閣也不為過。
但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歷經(jīng)五朝,為朝廷,為百姓殫精竭慮數(shù)十年的老人們終于一個個都走到了自己的生命的盡頭。
四年之前,楊榮病逝,四年之后,輪到了楊士奇。三楊內(nèi)閣如今只剩下碩果僅存的楊溥獨立支撐著這個盛世天下,但后來者卻還未出現(xiàn)。誰又能接他們的班呢?
這是如今這盛世大明的疑問,也是天下臣民在知道楊士奇去世后的疑惑,大明在三楊之后將走向何處?
楊士奇的去世震動朝野,不但官民致哀,就是天子也為此輟朝一日,并下旨致哀,隨后很快地,就把他死后的哀榮都宣了出來——謚號文貞,贈太師。
京城的三月陷入了一片哀悼中,但也有人對此卻頗感興奮,因為他知道,隨著楊士奇的去世,壓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已去其二,只剩一個楊溥也已老邁,自己出頭之日已然不遠了。
這個人,便是如今大明內(nèi)廷第一人,天子最為寵信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王振!
作為陪伴還是太子時的當今天子長起來的東宮近人,王振在正統(tǒng)帝坐上大位之后便已漸漸在宮中嶄露頭角。而在經(jīng)過這幾年的蟄伏磨練與苦心經(jīng)營后,其在皇宮內(nèi)外的勢力更已大得叫人心驚。
不單天子將其倚為親信左右手,更在朝中有無數(shù)黨羽為其所用。若非如今朝廷正直之士滿布,兼有三楊這樣德高望重的前朝老臣鎮(zhèn)著局面,只怕這位宦官早借著天子的寵信而攫取諸般大權,早早成為一代權閹了。
但現(xiàn)在,楊士奇死了,一直小心謹慎的王振終于可以一展手腳與抱負,讓天下臣民知道自己并不只是個會阿諛奉承的小人物了!
與大明之前的許多太監(jiān)不同,王振并非自小入宮。而是在成年之后,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難以有所作為后,才自閹入的宮門。事實上,他身上還有著一個秀才的功名呢。
王振的這點學識要是和后來的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相比,其實并算不得什么。但在如今這個時候,處在那些不學無術,多半連字都不認識的同類當中,卻很是有鶴立雞群的感覺的。于是秀才出身的王公公便迅速脫穎而出,不但天子信重,就是宮里大小太監(jiān)對他也是恭恭敬敬,言聽計從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洞头县|
全椒县|
彭山县|
汝城县|
金坛市|
岐山县|
克拉玛依市|
宾阳县|
冀州市|
攀枝花市|
泸定县|
章丘市|
监利县|
焉耆|
杨浦区|
大厂|
贵阳市|
西宁市|
城步|
伽师县|
江源县|
射洪县|
滨州市|
禹城市|
宁晋县|
东宁县|
鄂托克旗|
沾化县|
渑池县|
苍梧县|
广东省|
安图县|
长宁区|
台中县|
阿城市|
中江县|
岳西县|
博兴县|
无锡市|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