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過度解讀(上)-《山河相制》
第(2/3)頁
老皇帝難受,別人也別想好過。
剛睡下的左右宰相和吏部、禮部、戶部部長們,都被叫來了過來。
老一輩都被熬死了,現(xiàn)在朝廷的官員都年輕化,五個朝廷重臣最大的五十,最小的四十五。
幾人出來的時候也沒來得及寫遺書,心想著這次是誰死呢,結(jié)果就被要求解讀這篇文章。
“字倒是不錯。”
左宰相點評了一句,隨后迅速瀏覽這個文書,他可以一目十行,和老皇帝那種集中注意力也只能看三五個字的凡人不一樣。
看完第一遍,他覺得老皇帝是要殺了寫這個東西的人。
但是當(dāng)看到后面三個落款之后,他覺得皇帝是想要清理這一系的地方官了。
怎么解讀呢?左相把文書遞給了右相,思考著如何把這篇文章和謀反不敬聯(lián)系上。
右相看了一遍,也因為后面的三個閱,又看了第二遍。
他和左相的理解不一樣,他覺得皇帝是真的看不懂,因為他也看不懂……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叫王蘭陵的人不是傻瓜,他批閱的文書里有這個人的文書,主要是和他前任司長的賬本分開的建議,而且還被縣令批準(zhǔn)了。
吏部主管天下官吏,部長對于幾個封疆大吏還是了解的,也清楚這個新上任的地方官事情,甚至是包括被縣令提拔的十四歲司長。
禮部主管禮儀外交和宗教學(xué)校之類的事情,主官是一名有文化的人,此時覺得這個寫書的人文化很低,遣詞造句一竅不通,更沒有什么典故妙語之類,而且這篇文書也缺乏應(yīng)有的規(guī)矩。
戶部是主管戶籍、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他此時不發(fā)表任何意見,天塌下來有兩個宰相頂著,要死一起死。
老皇帝在這些人看完之后,就詢問道:“誰來解讀這篇文書?”
右宰相站到了中間,他不需要看原文,直接解讀了起來。
“第一句,立春的時候,春天暖和了起來,天氣很好,這是書寫人在隱晦的提醒縣令應(yīng)該做點事情了。”
老皇帝沒有那么好的記性,盡管他看了不下十遍,但還是背不下來第一句。
他迅速從旁邊的太監(jiān)手里接過了原文。
【縣令大人,明天就是立春時候了,在這春天暖和起來,花兒也開了的時候,外面的天空就像是被洗過的玻璃一樣,干凈的很哩。】
有了宰相的解釋,老皇帝就覺得是這么個理,確實是在提醒縣令出去走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