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匡天下之士-《名士傾國》
第(1/3)頁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使秦之議爭論許久,朝中反對的聲浪也一直很大,可是司馬昱不過病了一些數(shù)日,便突然同意了,這便是反常。
所以冉操和郗超,也就此事,有一番計(jì)較。
回到都城,二人便立馬拜見司馬昱。
在郗超與冉操看來,不論如何,使秦還是當(dāng)前的首要任務(wù),一定要想辦法促成。
所以哪怕有些反常,他們也打算先得到司馬昱的同意,讓他頒下出使秦國的詔書再說。
司馬昱的府邸中,早已經(jīng)聚集了滿堂卿士。
這其中,更多的是永嘉之亂以后跟隨晉室喬遷江左的士族人物,有一個(gè)成語就是形容這些人的,這個(gè)成語叫做‘過江之鯽’。
宋劉克莊《竹溪生日二首》中有云:“試把過江人物數(shù),溪翁之外更誰哉。”
這一句便是指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dāng)時(shí)有人說“過江名士多于鯽”。
逃離中原偏居江左的名士,都比河中的鯽魚還要多……
當(dāng)然,拿這些當(dāng)時(shí)鼎鼎有名的名士,來與河中的鯽魚比較,這有些損人,而‘過江之鯽’本身也包含暗諷的意思。
這是冉操,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公卿大臣、高門名士!
因此,冉操被安排坐在了最末端,郗超倒是坐在了和王坦之相對的位置。
冉操卻面不改色,坦然自若地坐在人群的末尾。
不知是否有意,眾人皆不看冉操一眼,似乎當(dāng)他不存在一樣。
還有一層寓意,便是看不起他。
冉操對此,也沒有任何表示,也不與旁人交談。
須臾,司馬昱盛裝而來,坐于主位,面見眾卿,因而詢問:“劉尹之子何在?”
冉操正要起身回應(yīng),卻聽見有人哈哈大笑,說道:“劉尹之子,未有名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