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制作委員會,但凡熟悉日本動漫的人,一定常常看到這幾個字,就表面意思來說,一點也不難。 不就是一個會嘛,就跟協會行會什么的也差不多吧,應該就是一個制作單位。 可實際上,這是日本一個很特色的玩意,或者說,本身并沒什么特色的,只是名字比較特色而已。 制作委員會,是個會,但也不是會,說到底這是一種影視片的制作方式。 簡單的來說,就是相對于獨立制作的一種模式,即多方投資,類似股本然后按照投資比例劃分股權收益,也就是說,賺了大家分,賠了大家擔。 其實很簡單,就是聯合制作嘛,就是多家公司一起制作,而不是一家公司獨立制作,只不過在日本,叫做制作委員會。 這種模式在未來是很常見的,但是在當下,在1993年的日本,這還是非常新鮮的制作模式。 今年才出現了第一個制作委員會模式之下的作品,叫做《無責任艦長》的動畫。 要知道,這算是正式的出現了制作委員會,若是往前找的話,1981年的一部叫做《若草四姐妹》的動畫,里面就有外部資金的進入。 這可是東映的項目,他們的實力很強,但還是引入了外部資金,可以看做是制作委員會的開始。 而制作委員會這種方式在后來的大流行,草野幸記得是因為《eva》,這部兩年后誕生的動畫取得大成功,讓許多人嘗到了甜頭。 這種方式可以看做是一種簡單的股份合作制,但在日本就叫做制作委員會,而草野幸現在提出這個方式,結果如何呢? 龜山千廣實在是沒想到草野幸還有這么一手,而這件事他這個局長是沒辦法做主的,于是乎,就又去找了大山社長。 “制作委員會?” “對,我以預算緊張為理由,草野幸那家伙就提出了這個方案。” “哈哈哈……很有趣嘛。” “但是社長,我們富士電視臺的實力足夠強,引入制作委員會,會被人說三道四的吧。” “哦?那這么說來,其他的電影公司現在都是堅持獨立制作的嗎?” “這個……” 龜山千廣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其實,日本的電影已經衰落很長時間了,就算是黑澤明那樣的大導演,電影票房都慘淡過。 1970年的《電車狂》,從這部電影開始,黑澤明已經無法保證電影票房,那么,其他日本導演當然也就更沒辦法了。 于是乎,這才出現了80年代日本粉紅片大活躍時期,大家發現,還是拍這種片子賺錢。 在這種背景之下,電影公司接受外來資金,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真正喊出來制作委員會的,就只是今年而已。 現在,龜山分明能感受到了大山社長的意圖,他怎么辦? 就這樣輕易的讓草野幸過關? 卻在這個時候,冰美人室長插了一句話。 “龜山局長,難道你什么事情都要讓社長決定嗎?” 這話是真的厲害,龜山滿臉通紅。 “嗯,龜山,你自己去做決定吧,這部電影也不是什么大制作的吧。” 聽了這話,龜山千廣還有什么可說的呢? “哈依!請社長放心。” …… 等回到了事業局,龜山馬上就又召開會議。 “次長,組長,我已經得到了大山社長的支持,但是關于這個提案,我現在需要明確一些事情,我就直接問了,這部電影的預算到底多少?” 草野幸跟森田二人對視了一眼,接著,干脆就由草野幸來回答。 “局長,我估算大概是2000萬日元。” 這個預算講出來,龜山千廣不禁心里一松,但又忍不住想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