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新浪不是一家普通的被收購公司, 它有著特殊的業內地位和社會影響力,這個人選必須有足夠的資歷和威信,能夠壓得住局面; 同時,新浪內部公司文化比較復雜,又值被收購后的敏感變動期,人心浮動。 這個人選,還必須有足夠的手腕和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掌握新浪內部的情況,還能夠盡快的整理出頭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哪怕易趣系內眾多的合伙人,可謂人才濟濟。 但一下要挑出這么個人選來,也還挺困難的。 如果按職場經驗經驗豐富來看, 宋健最適合,可是作為易趣總裁,電商業務離不開他; 至于龔宇、劉熾平、朱洪波這些人…… 一來進入易趣時間較短,資歷不夠;另一方面,他們現在每個人的任務都很重,也離不開身。 而其他合伙人,大部分都是和隋波起家的創始團隊。 年紀太輕了,不適合新浪這個“大漩渦”。 業務和技術上,他們都很強。但在“公司政治”和人心的掌握上,就差很多了…… 盡管他們都是天才, 但不是每個人,都像隋波這樣,有著兩世為人的“妖孽”經歷! 思來想去, 隋波最后決定,還是能者多勞,讓張奕先兼著吧! 論資歷、能力、經驗、聲望…… 易趣體系內, 除了隋波自己之外,各方面綜合看起來,也就張奕,能壓得住新浪那幫人了。 反正現在他主要負責投資方面的事,不算太忙。 再兼著一個新浪董事長,應該問題不大…… ………… 下午到國新辦的會面,進行的很順利。 一來,隋波準備充分。 他是經歷過前世網絡媒體發展全過程的,對于在新聞媒體上,正確的輿論導向格外重視。 除了現在主流的說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外, 隋波還強調了,接下來新浪希望和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新聞網站合作,利用作為門戶網站的用戶規模優勢,第一時間傳遞官方的主流新聞資訊信息; 同時,加強對自律意識,把好審核關,規范網上信息的傳播行為…… 隋波的“高覺悟”,也讓蔡主任非常滿意。 對于易迅收購新浪后,產生了不小的反響,隋波也進行了解釋: 他向蔡主任主動介紹了易迅收購新浪后的戰略方向:建立“文娛產業”旗艦,為未來中國的大國崛起、文化出海做準備! “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日益融合,已經形成了新興的文化產業力量。 這是時代的機遇! 我們也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加入wto后,在經濟領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文娛領域,也面臨著外來文化入侵的問題。 互聯網的傳播性又非常強。 這種情況下,易迅希望能夠利用互聯網技術,在文娛內容領域做一些努力。 易迅現在已經在文學、音樂、游戲等領域有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從綜合實力上,還遠遠不能和國外巨頭相比。 收購新浪后,我們希望能夠將新聞內容和文化娛樂相結合。 豐富用戶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扶持和傳播更多的中國優秀文化和內容……” 限于時代的原因,隋波也不敢說太多。 畢竟國內的文化產業的放開,是一個逐步的過程。 03年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才剛剛做出了文化體制改革的總決策,還需要一步步來。 但是,這也已經讓蔡主任非常驚喜了…… 他沒有想到隋波這個年輕人,居然想的這么多,這么遠。 不愧是帝大畢業的學生, 腦子里“講政治”這條線,看來隋波還是非常清楚的! 最后,隋波也談了收購新浪的必要性: “您也知道,微軟的msn進入中國,氣勢洶洶。 利用msn的門戶網站和即時通訊軟件,意圖用以前無往而不利的與windows系統捆綁的策略,搶占中國市場份額。 這種情況下,易迅只有和新浪聯手,才能有足夠的力量來與國外巨頭對抗! 現在國內的計算機軟件和操作系統,都已經被微軟占據了。 總不能在互聯網產業,再讓微軟掌握了國內門戶網站和社交通訊吧…… 主任,我收購新浪,也是為了加強民族互聯網產業的實力,全力對外啊!” 他的這番話,也讓蔡主任笑了起來: “你啊,年紀輕輕,志氣不小,大帽子也挺會往自己頭上戴…… 好吧,我知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