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隋波做事,一向是喜歡達到效果最大化的。 這次“618大促”自然也不例外。 易趣為了進一步擴張發展,進入家電產業是主要原因。 而其后隱藏的,則是迅速擴大規模,掌握對產業鏈上游廠商的主動權,進一步提升易趣在整體零售市場占有率和渠道影響力的野心。 而隨著各方的連鎖反應。 隋波漸漸發現,這場本來不存在于2004年的“線上線下渠道大戰”,帶來的影響遠比他最初所想象的更加深遠…… 易趣這次在電視、紙媒的廣告投放力度極大。 這也是互聯網公司第一次這么大規模的,在全國范圍投放傳統廣告。 而之前,即使是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熱潮起,互聯網公司的品牌廣告,也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并且多以戶外廣告為主。 這使得“易趣”、“電商”、“網購”等信息,第一次真正出現在全國老百姓面前。 并引起了從未有過的全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 巨額的補貼和折扣,使得很多之前從未使用過互聯網和網絡購物的用戶,第一次嘗試注冊成為易趣用戶,并體驗了網絡購物的便捷。 很多沒有被國美、蘇寧等大型家電連鎖企業覆蓋的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低價促銷”的實惠。 并從而成為了易趣的忠實用戶。 雖然目前互聯網用戶只有1億左右的用戶…… 但這些用戶,絕大部分都是18-35的社會精英人群,他們背后,就是1億個家庭! 即使以三口之家的比例來計算,也已經能夠覆蓋到3-4億的人群了…… 在大型家電零售連鎖還沒有形成全國性“壟斷”的時候, 易趣卻通過互聯網的特性,提前搶奪了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市場。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6月正是高考畢業季,很多新生入學,都希望能買一臺電腦。 而為了獎勵剛剛考上大學的孩子,大部分家長都舍得花這筆錢。 原本那些二三線城市用戶的選擇,都是去當地的電子市場,或者像聯想等廠商的專賣店。 這時,經常上網的學生就會告訴家長,在網上買更便宜! 看到了電視上的易趣大促的廣告后,這些二三線城市的家長也能夠了解易趣。 同時他們又是對價格非常敏感的人群,自然會去對比線下賣場和易趣的價格。 發現網上買的確劃算后,就會嘗試去網上購買…… 而之后他們就會發現: 易趣網上,不僅有電腦,還有家電、圖書、甚至日用百貨! 夏天了,家里還需要買一臺空調; 父親可能想買幾本書,母親可能看上了一套化妝品…… 這樣下來, 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家庭消費,就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當然,如果易趣網以后不打折促銷,可能這些用戶又會回到線下渠道…… 但這個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是對很多用戶的一次互聯網消費習慣的普及。 用戶是一個方面, 對廠商而言,觸動也很大。 大手筆的訂單,只能證明易趣的資金雄厚,這不算什么。 但易趣的銷量,卻讓所有參與大促活動廠商非常震驚…… 其中也包括了,本來對易趣這么大規模“降價”,而感到有些不滿的董小姐。 格力高達10億訂單的近50萬臺空調,竟然在易趣的6月大促中,幾乎銷售一空! 在618當天,易趣加大促銷力度的一天里,格力空調的銷量就高達8萬臺…… 幾乎達到了大中電器一年的銷量! 這也讓一向不太了解互聯網的董小姐,第一次開始真正重視起網上渠道。 類似董小姐這樣感想的廠家,還有很多。 雖然這次的銷量,主要還是因為易趣的大額補貼…… 但易趣表現出的渠道銷售能力和龐大的網購用戶規模,也已經極大的震撼了他們。 要知道,國美搶占市場的絕招,也不過就是“低價促銷”。 而且和易趣合作, 渠道費(進場費)更低,促銷成本(人員、展品等)也更低,廠家的利潤更高! 所以,當易趣的大促進行到6月下旬時, 不僅美的、海爾、西門子等一線品牌的總裁,開始主動到易趣登門拜訪。 商議今后的合作。 越來越多的沒有參加易趣促銷的家電廠商們,也主動和易趣聯系,希望能夠和易趣建立合作關系。 對此,隋波讓宋健和李欣等人去對接。 這也說明,易趣在家電市場,徹底打開了局面…… 至于國美、蘇寧等線下連鎖。 其實當易趣大促進行到一半,局勢就已經有點“詭異”了。 老黃在被易趣“打臉”暴怒之后,本來還準備和易趣好好打一場…… 結果先是“封殺”策略,被易趣的數十億訂單的財大氣粗破局; 然后搞了一段“價格緊盯”戰術的促銷后,卻發現線上和線下差異很大, 一直以來,國美用來打壓對手的“殺手锏”,根本奈何不了易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