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大家“中場”休息了一會,重新回到會議室里,紛紛落座后。 隋波這才開始了今天會議的重點議題…… “大家都知道,這次我去硅谷游學,有兩個目的。 一方面是為了進修學習,對我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認知邊界進行提高、升級; 另一方面,也是想借這個機會,退后一步,脫離具體的公司業務。 這樣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沉下心來,去思考我們這個組織,下一步的戰略發展方向。 從97年創業到現在。 易趣已經連續多年,都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我們從只有十幾個人團隊的創業公司,變成了一家員工接近萬人的大型集團。 并且在多個業務領域,都取得了業內領先的優勢地位。 這在國內互聯網行業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甚至有人說,我們易趣集團一家公司,就占據了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這是好事。 但我們會發現,當市場第一,壓力是巨大的! 一方面,所有人的人都會盯著你,等待你犯錯。 然后撲上來,像餓狼一樣搶奪你的市場。 另一方面,因為我們沒有可以參照和學習的對象…… 所以,我們只能不斷的去超越自己,自我革命,自我創新,去開辟出一條全新的產業道路來! 所以,我才會在去年年初,做出了分拆和重組公司的決定。 在保持我們原有“大中臺”,技術和數據優勢的前提下,將“小前臺”的策略更推進一步。 通過拆分,形成一個個單獨的業務單元。 也讓幾個核心業務,重新回歸到小公司創業的狀態。 這樣一來, 我們不僅能在市場中快速反應和決策,提高我們在單獨業務上的戰斗力; 也能通過更加細分的市場和精細化的運營,來獲取更多的數據,并因此加強集團獨特的核心平臺優勢。 反過來,通過“大中臺”來采用龐大的數據分析和算法。 我們又可以比對手更快的判斷市場趨勢,用戶需求和變化情況,從而做出最優的選擇。 我們每一次市場競爭,能夠取得勝利的背后,就是因為這套體系的作用! 但這還是不夠的…… 因為這只能解決短期問題。 隨著業務發展、用戶增長和市場擴大。 很快,易趣、百度、易信這些拆分后的公司,又會像之前的易趣集團一樣,迅速膨脹,再次演變成大公司。 又會出現大公司病的問題。 這樣不斷重復,并不是最好的辦法。 要想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實現我們的夢想和目標! 就必須看到更遠的未來。 并從現在開始,做好準備…… 我們要在管理體系上升級;在企業文化和使命、價值觀上的強化;在人才培養上優化; 最重要的是, 要讓易趣體系內的所有公司和員工,無論什么時候,無論我們發展到什么階段,都能清晰的知道: 我們是誰? 我們要去哪里? 我們怎么去? 這三個問題,關乎著我們事業的一切! 所以,我這次去硅谷, 在學習和借鑒了硅谷過去幾十年那些公司成功的管理經驗,了解了硅谷在高科技和互聯網領域的創新文化和生態體系后。 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我覺得,我想明白了這三個問題!” 隋波的這段話,讓所有在座的易趣系管理團隊成員,都是精神一振! 以他們對隋波的了解, 每當隋波沉寂一段時間,深思熟慮后,所作出的決策…… 都將是最高戰略級的! 無論之前在創業不久后,就提出要在2000年前上市的目標。 然后馬不停蹄的開始融資和上市計劃,并于1999年底成功上市…… 結果2000年后互聯網泡沫,資本市場陷入了長達近三年的寒冬期! 還是他在創業之初,就明確的提出了電商、搜索、社交三個業務方向…… 結果到今天,電商、搜索和社交,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具潛力的三個互聯網商業模式。 而易趣系也因為進入的最早,準備最充分,而取得了如今市場領先的絕對優勢! 此外,像他在電信剛剛拆分后,就看到了無線增值業務的前景,與剛剛成立的中國移動達成戰略合作。 現在無線業務,已經成為了國內所有互聯網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他敏銳的看到了國內網民的快速增長和帶寬的普及,通過收購韓國游戲制作公司獲得了《傳奇》的版權。 而今天,《傳奇》已經成為了國內網絡游戲業務中的一個“傳奇”! 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隋波的每一次決策,都是事前毫無征兆,事后卻令人嘆為觀止,不得不服! 這一次, 在他去硅谷,進行了長達半年的“閉關”深思后。 “波神”終于又有了下一步的戰略規劃…… 想想就有點激動啊! 看著大家期待的眼神,隋波笑了笑。 他沒有急著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而是先講起了時代趨勢和國內、國際形勢。力圖給大家從全局上進行解釋,讓他們能夠跟上自己的思路。 “大家可能都能感覺到,這兩年,國內的互聯網發展速度很快。 97年我們創業的時候,全國的網民數量還不到100萬,短短幾年時間,現在已經超過6000萬了,短短5年時間,增長了60倍! 而且這種增長速度隨著用戶基數越大,國家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會越來越快。 就像我之前曾預測的那樣, 相信很快,國內的網民用戶數就會突破1億、2億,甚至更多! 我在硅谷,也明顯感覺到了。 美國的互聯網創新和資本市場,同樣正在快速復蘇…… 種種跡象表明: 互聯網在未來幾年,將會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暴發性增長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