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和百度之間的營銷戰,老李受到的觸動很大。 他這才反應過來, 單純的炒作營銷,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升公司知名度, 但是如果沒有堅實的技術實力做基礎,營銷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這次百度的反營銷,也給他上了一課。 必應的準備,還是有些倉促了…… 作為一個技術男,他早就該想到, 就應該像當初,百度打Google,搞“十萬人公測”活動那樣,之前先練好內功。 如果必應能夠在發動這次營銷之前,先搞一個類似百度“閃電計劃”的技術優化, 讓必應在搜索技術上,能夠追趕上,甚至超越百度搜索, 那么這次營銷的效果,可能就會不同。 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當百度列舉出一系列搜索技術指標數據時, 必應沒有辦法,用切實的數據來反擊, 結果被打的沒有反手之力,狼狽不已…… 反而等于是幫助百度, 再一次確立了中國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 更是替百度推出新產品,免費做了宣傳…… 技術上的劣勢, 除了讓必應控訴百度“抄襲”這件事,顯得有點尷尬和理由不充分之外, 最明顯的就是, 通過這次“借勢營銷”,必應的搜索網站流量的確暴漲, 但是用戶的搜索體驗并不好。 結果就變成了,必應網站的訪問量越多,用戶對必應的負面評價越大…… 實事求是的說,老李也知道, 目前而言,必應的搜索技術,比起百度還有很大的距離, 無論是網絡爬蟲的技術架構,自然語言處理框架,服務器CDN優化、數據庫存儲緩存技術和分布式實時計算、排序算法…… 在搜索技術的幾個核心技術和指標上,必應幾乎是全方位的落后。 所以,要是想和百度競爭,必應的技術升級,迫在眉睫! 這才是根本! 如果在技術上繼續落后于百度, 必應就算吸引來再多的用戶,最后也留不住…… 而且這也會影響到,他寄予厚望的“競價排名”搜索廣告市場。 技術不過硬,就算廣告市場方面也會很難做。 而且,經此一役, 一旦百度和必應之間的差距拉大,將會越來越難以翻盤! 老李還明白了一點, 那就是, 在實力不夠的情況下,絕對絕對不要,輕易貿貿然的,就去挑釁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 也許對手輕而易舉的反手一擊,就可能傷及到你的根本…… 這是一次,慘痛而寶貴的經驗教訓啊! 老李和必應忽然間就悄無聲息,在媒體上消失了。 不再接受媒體的采訪,開始偃旗息鼓,放棄了繼續和百度之間的戰斗。 老李開始埋頭種田, 他準備在內部開展一次“閉關修煉”, 對必應搜索的技術,進行全面的革新和優化! 同時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借這次機會,推動“競價排名”廣告業務。 隋波一招“釜底抽薪”, 百度開始對所有網站,提供免費的搜索技術服務。 在商言商,誰也不是傻子,有免費的誰還用付費的? 那些之前和必應合作的網站,幾乎瞬間,就轉頭投奔了百度“網盟”陣營…… 本來,必應每年還有數百萬美元的技術服務費收入,頓時化為流水。 隋波一刀下來,必應損失慘重…… 現在必應已經是華山一條道, 只能硬著頭皮,在“競價排名”廣告上拼了! 情況這么危急, 老李那還顧得上,繼續陪著百度打媒體嘴仗? 先鞏固一下必應的基本盤吧。 有了名氣,沒了收入。 他也算不清,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 同時,老李作為公司的老大,他還不能頹廢,要振奮精神, 還要鼓勵必應的團隊和員工,應付董事會的問責…… 滿頭都是包! 隋波一看, 啊?必應和老李這就不玩了? 嗐,我這還一大堆后招呢,這怎么行?…… 算了,那就這樣吧, 易趣自己很多事情也都在推進,沒時間花在必應身上,差不多就行了。 相信這次之后, 以老李的性格,一定吸取教訓,埋頭搞技術升級, 然后再找機會,卷土重來。 不過,這兩年是搜索引擎發展最好的時機。 這次必應被打下去, 再想起來或許容易,但要是想超越百度,難度就會非常大了。 用戶的使用習慣,品牌認知度,百度自身的成長速度,“鳳巢”和“網盟”的規模…… 這些都會隨著時間,而形成巨大的競爭壁壘! 所以,看到必應退了,百度也不為己甚。 先是和帝都晚報達成和解(畢竟大家都在帝都混)。 對那個發必應營銷稿的記者,帝都晚報做了內部處理,并且在晚報上登了道歉聲明。 這件事就算落下帷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