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早上八點鐘,張芳芬讓準備去五金公司門店買自行車的張菊生、程云霞、張吉生等一會兒。 然后叫齊秀兒、玉兒、玉蘭三個侄女、表侄女,宣布道: “你們三個孩子干活兒認真,每天都有人起早帶晚,還都不斤斤計較。 這些我都看在眼里了。我這個做大姑媽的怎么能讓你們白辛苦,今天就發錢獎勵你們。 我做事公平,每個人按照五毛錢一天獎勵,秀兒該得九十八塊……” 管吃管住,還吃得比家里好多了,住得也比家里舒服,一個月拿到手三十塊現錢,對于這三個姑娘來說簡直是一步登天。 她們真沒有另外的奢求,忽然間聽說還有這么多錢作為獎勵,立刻發給她們,三個姑娘幸福得頭都有些暈。 加上五毛錢,秀兒幾個干一天活兒能夠拿到手一塊五,連跟著去東北的程云霞都羨慕不已。 程云霞不是去干小工,是去幫著煮飯,這一次回家夫妻倆結算的工資超過一千塊錢呢。 為了省錢,建筑工地上成天都是吃白菜豆腐,一個星期也吃不上一回肉。 沒有有誰虐待誰,而是三水縣建筑工都存著賺錢帶回家的目的來東北吃苦,要是伙食費多花了,過年前帶回家的錢就會少了。 程云霞在東北工地上的工作就是煮飯、洗衣服,工資當然不會高,拿一塊二毛錢一天,但是好在可以陪著丈夫。 用艱苦奮斗來形容三水縣最早去東北的建筑工恰如其分,連不干重體力活的程云霞都覺得肚子里沒有油水饞得慌。 她這兩天跟秀兒幾個聊了很多,知道她們在大姑媽的店里干活兒吃得好著呢,天天有大葷,肉都吃膩了。 這不是瞎話,頓頓可以吃肉,也就吃不了幾塊,三個姑娘來了都超過半年,剛剛來的時候能吃大肥肉,現在一塊都不碰了。 張吉生在東北累死累活也只不過一個月能拿六十塊錢左右,太苦了,用“吃人飯,干牲口活兒”來形容都不為過。 他見著姐姐們每天干的活兒了,認為拿三十塊錢已經很好了,現在算下來一個月居然有四十五塊。 張吉生感嘆道:“我滴個乖乖,大姑媽對姐姐們也太好了。” 張菊生道:“大姑媽一向大氣,以前那么窮,哪家辦事她也沒少了份子錢。” “嗯嗯!姐姐能夠跟著大姑媽有福了?!? 程云霞道:“我要不是為了能夠照顧到你,也想著留在大姑媽家做服務員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