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這若是落下一個不敬不孝的名聲,今后可怎么……” “母親糊涂了?”夜清眉笑了笑,“言兒的姻緣是天緣,名不名聲的,那位根本不會在意的。何況除夕宮宴那回,言兒對老夫人的那個態(tài)度,不敬不孝怕是早就傳開了。她都不在意,母親擔心的到底是誰呢?”夜清眉的意思很明顯了,言兒都不在意這些,母親你要是再攔著,那就只能是為了護著夜連綿去的。 穆氏嘆了氣,重新坐回椅子里,再不說什么了。 從西院兒和東院兒分占夜府兩邊,要往來非得路過前院兒一趟不可。夜溫言是帶著墜兒和計嬤嬤一起走的,大步流星地走,后頭就跟著一路小跑追過來的夜連綿。 經(jīng)過前院兒時發(fā)現(xiàn)吵架的人已經(jīng)散了,有個小丫鬟正蹲在地上找什么東西,她隨口問了句:“找什么呢?” 小丫鬟說:“方才爭吵時,二夫人有只耳墜子掉了,奴婢幫著找找。” 墜兒緊跟著就問:“那位舅爺爺呢?” 小丫鬟又說:“已經(jīng)走了,說是回秀山縣去了。” 墜兒再問:“那銀票拿沒拿?” 小丫鬟搖頭,“沒拿,就空手走的,但舅奶奶一直沒露面,也沒跟著舅爺爺一起走。” 夜溫言聽了一會兒,點點頭,沒再問話,也沒讓墜兒再問,帶著人拐外彎往東院兒走了。 看來剛才鬧得還挺激烈的,八成是動了手了,不然怎么可能耳墜子都打掉了呢!只是走了一個舅爺爺留下一個舅奶奶,看來老夫人還是看重娘家親戚,不想徹底撕破臉。 夜連綿如今住在西院兒,不跟在老夫人身邊了,有些事情就知道得晚。再加上先前只顧著在百蘭軒跟穆氏送來的餃子置氣,哪顧得上前院兒發(fā)生了什么。所以前院兒鬧的這一出她是不知道的,她甚至都不知道有客登門。 夜溫言見她追著來的腳步慢了許多,那個找耳墜子的小丫鬟正答她的問話,想來是在打聽事兒了。 她笑笑,繼續(xù)往東邊走,一直走到老夫人暫住的院子前,這才問了計嬤嬤一句:“福祿院兒修得差不多了吧?屋里還是用原來的金磚鋪地嗎?” 計嬤嬤就說:“應該這兩天就能搬回去了,金磚沒鋪回地上,聽說被起出來放到了老夫人的小庫房里。至于舅爺爺和舅奶奶,方才計奪回報,是來找老夫人說蔣家祖墳一事的。蔣家的祖墳塌了,蔣家本家平日里總是入不敷出,遇著這樣的大事就只能跟老夫人要銀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