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六十章 大變樣的世界-《絕代狂婿》


    第(1/3)頁

    唐家絕密一共有十二個主標題,前兩個主標題是直接寫了和唐家相關的事情的,后面的十個主標題則是和修煉相關的方法,還有唐家人的各種體質適合的修煉路數和注意事項,當然,也有修行界其他體質的只是,比如先天性鼎爐和后天性鼎爐的知識就是記載在里面的。

    如林蕭所想,和唐家有關的前兩個部分,寫的正是唐家的由來,包括唐姓、唐家封地、唐家人等,基本上可以說是“唐”這個字從一個單純的漢字變成和人掛鉤的最初的原因和過程。

    在唐姓起源這里,細細講述了唐姓人的起源、發展等信息,基本上總結下來就是說,“唐”這個姓氏最基本的脈絡只有兩家,這兩家還是表舅親,都是通過封地分封下來的姓氏,也可以說是和華夏三皇五帝中的“堯”有一定血緣關系,即民間“唐堯”的說法。

    其實絕大多數的姓氏在最初出現的時候,都是只有單獨一支或者單獨兩支,一般來說都很少有超過三支的,因為在姓氏起源的時候,同一個姓氏一般來說都是由同一個封地生成,而同一個封地里基本都是由同一片家族,或者是彼此之間是表親的家族共同管理的,三足就鼎立了,所以一般最多都是兩支姓氏傳承。

    唐姓最初就是兩支由表舅親發源下去的,這兩支表舅親血緣關系較為相近,所以生出來的孩子也基本都有很多類似、甚至直接相同的特點,無論是體質還是心理,無論是性格還是生活習慣。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基因組序列高度相似,又在同一個環境之下生長,養成了基本類似的生活習慣。

    但是在“科學”這個概念還沒產生的時代,同一個家族的人之間的孩子們體質類似、體能類似,甚至連生的病都很類似,他們就把這些統一歸咎為“血脈”的傳承。當然這一點在現在看來,則很明顯的就是基因遺傳,也就是在基因序列里記錄的蛋白質鏈、病情構成什么的,再簡單點說,就是遺傳病。

    比如先天性低血壓、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偏頭痛、先天性哮喘、先天性白血病、先天性貧血、先天性缺少部分肌肉等,是伴隨著幾代人、幾十代人從一出生就具有、而且還會遺傳給下一代的先天性的特征,除外力外是基本上很難,甚至無法根治的遺傳病情。

    當然了也有很多被古人歸咎為“血脈”傳承的東西是當今科學解釋不了的,比如某些家族傳承人力大無比,比如某些家族傳承人天生都是左撇子,比如某些家族傳承人天生親近樂器和藝術創作,比如某些家族傳承人在某一情況下都會有同樣的感受、做出同樣的舉措、身體發生同樣的應激反應,但是在平時的時候卻和常人沒有任何區別。

    科學上強硬地解釋第一種可能為肌肉調動比率高,第二種第三種強硬地解釋為基因對左右腦的影響,但是第三種他們就沒辦法強行解釋了,因為這東西根本就解釋不清。

    而這第三種的表現,歸咎在“血脈”的傳承里,就是和修行有關的,被劃分到“力量”和“體質”區域里。

    同一家族的人,“血脈”純度如果達到什么樣的比例之后,在遇見同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會有同樣的應激反應,這就是這個家族,或者說這個“血脈”的共性。老前輩們在發現這個共性并通過無數次的實驗總結出一定規律后,便形成了每個體質對應的特點,比如有的姓氏體質生來力大身強卻易怒暴躁,有的姓氏體質生來聰慧無比卻體弱多病,有的姓氏體質生來沒有什么特點但是一切均衡,有的姓氏體質生來親和自然卻不思上進。

    這些體質基本都是某一方面突出,卻在互補方面缺陷,也較為符合“綜合指數為一”的“平均”規律,畢竟如果每個人都很完美,或者每個人都很缺陷,那這個世界就亂了套了。

    針對不同的體質,各個家族的老前輩們總結了各自家族體質適合走的修行路,也記載了修行途中容易出現的坎坷、容易發生的危難。當然,更多的是對本身家族體質的細致分析,長處短處、優勢劣勢、擅長應對什么情況、應當避免什么情況。

    規劃遠的一些家族前輩們甚至都考慮到了各自家族體質未來的發展需要什么、應當避免什么、如何修煉以放大長處縮短短處,還有些更強大的家族老前輩們直接規劃出了各自家族體質適合做什么職業、做各種職業的風險和收益等等。

    比如力大身強但易怒暴躁的體質,適合去做戰場副將,不需要拿主意,上陣殺敵還是個領頭的,建功立業很快。比如聰慧無比卻體弱多病的體質,適合為君主做謀士,身邊有人護衛自己的安全,又處于安全的大本營中,自己也能憑借聰慧的腦子一路得到封賞。再比如一切均衡,沒什么特點的人,則適合去做臥底,那個時候叫做探子或者細作,因為一切平常不會被人覺得有異常,卻一切素質均衡,頭腦足夠應對突發情況,身體也足夠應對突發情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绥滨县| 怀集县| 北宁市| SHOW| 黔江区| 通化市| 安多县| 紫云| 孟州市| 炉霍县| 沙湾县| 包头市| 汝南县| 库尔勒市| 信阳市| 定边县| 治多县| 徐汇区| 阜新市| 靖宇县| 中超| 东港市| 梓潼县| 会理县| 石阡县| 丰都县| 灌阳县| 尉犁县| 宾川县| 潼南县| 天门市| 永新县| 南漳县| 东海县| 山西省| 隆德县| 潮安县| 岳阳县| 象山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