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勝勢-《北宋不南渡》
第(2/3)頁
張俊也在敗退的過程中,也將潰卒重新收編,聚攏在自己的麾下。
只是,零零散散能夠聚集起來的潰兵也只剩不到兩萬,就這么些人帶回趙構面前,怕是顏面無存。
戰敗本身對于高層將領來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向領導者交代。
“統制,如今敗局已成定局,暫時不宜再與岳飛軍交戰。”
“我等還是先尋元帥,甘愿領罰。”
張俊的部將向張俊建議接下來的打算。
但張俊自己遠比部將們想的更長遠,他從來都是投機分子,并沒有誓死效忠趙構的決心。
之所以成為趙構的部將,替其打仗賣命,僅僅是因為之前的趙構更有資本成為大宋之主。
自己順勢而行,出一把力將趙構扶上皇位,那就是從龍之功。
現在已經變了,八萬大軍敗在了岳飛所代表的趙榛手中。
力量的天平向著趙榛一方傾斜的結果就是,天下那些觀望著的中立派,也會因為汴東之戰的結果,確定接下來的政治投資方向。
即使趙構并不會因為他的戰敗而責罰他,甚至有可能因為身邊沒有大將而更加器重于他,張俊也覺得,不應該繼續依從趙構了。
趙榛的得勢已成定局,誰先依從,誰能夠獲得的利益更大。
“劉寶……你去找岳飛,本將決定棄暗投明。”
張俊的決定,讓一眾人都頗為驚愕,但想想其實也能理解。
趙構雖然比趙榛年長,但畢竟還只是皇子,趙榛卻有著合乎法理的代皇帝之實。
在沒確定誰是正式的皇帝之前,代皇帝就是理論上的最高統治者。
他們跟從趙構進攻趙榛,是相信可以攻下汴京,讓趙構得到皇位,那么他們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反之,如果他們拿不下汴京,法理仍在趙榛手里。那么他們的行為就是叛亂。
叛亂?絕對不是大多數人心里的期望。
所以在張俊決定棄暗投明之后,親信的部將并沒有任何反對,或許心里早就這么想了,只是不方便說出來罷了。
……
張俊以劉寶為使者,去尋找岳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集安市|
建始县|
鄂托克旗|
卢龙县|
乌拉特后旗|
永登县|
高淳县|
含山县|
凤阳县|
泰兴市|
迭部县|
上高县|
桐城市|
徐闻县|
义乌市|
敦煌市|
桂林市|
贡嘎县|
龙岩市|
东城区|
朔州市|
云阳县|
兴城市|
玉溪市|
长宁区|
敦煌市|
山西省|
崇阳县|
泾源县|
福海县|
莒南县|
博湖县|
阳江市|
华蓥市|
洛川县|
巴林左旗|
东方市|
理塘县|
屏东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