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七節 歐洲風云(1)-《宋恥》


    第(1/3)頁

    蒸汽機迅速在紡織行業普及。

    燕國是最大的受益國家,原本不得不被水力資源束縛的紡織業開始重新布局,從山區邊緣開始向交通便利的城市轉移,以前以商業貿易為主的城市功能開始拓展,加入了新的生產功能。

    在人力成本高昂的地區普及更快,東洲的大漢國已經發展到了千萬人口規模,也擁有發達的紡織業,以前主要是手工,如今大量普及蒸汽動力工廠。不但瑪雅地區的紡織業快速革新,人少地多的大平原地區,也開始爆發工業革命。這里原本很難用昂貴人工支撐的紡織工業,迅速從紡紗業興起。

    大平原地區盛產棉花,以前大多直接出口原棉,如今開始就近加工成棉紗,通過水運運輸到瑪雅地區紡織棉布,物美價廉的平紋布大規模向海外出口。

    蒸汽機的出現,對東洲來說,不僅僅意味著解放了昂貴的人力,有了發展工業的可能。最大的改變意義在于交通革命,這里土地面積廣大,是最優質也最低廉的土地資源。以前大量遠離河流的土地,哪怕十分肥沃,也很難被開發。如今通過蒸汽鐵路,腹地開始蔓延。

    新技術的擴散,是跳躍式的。宋國當然學到了蒸汽技術,雖然加工的蒸汽機質量低下,但也有加工能力。許多國家則通過進口,高麗、倭國都是如此,但引入的程度很低,沒有革命性意義。

    東洲漢國之外,真正有革命性意義的引入,是歐洲人的引入。

    歐洲人的技術這些年進步極大,北歐、南歐相繼引入中國高爐技術,北歐人用來冶煉本地豐富的優質鐵礦,南歐人用來加工優質的鐵甲,米蘭打造出的板甲,深受歐洲騎士喜愛。

    蒸汽機對于冶金業并不是必要條件,因為蒸汽機充其量用來為高爐鼓風,但水力鼓風機同樣能勝任這個任務。

    所以歐洲引入蒸汽機的動力,跟東洲一樣,是從交通運輸開始的。先是萊茵河上的輪船開始普及蒸汽機,接著他們從東洲引入鐵路技術,這是一項原發于東洲的技術,第一條鐵路是漢海大道上修建的。

    波羅的海聯盟不缺資金,狂熱追求商業利益,他們的加盟城市四散在中歐各地,跨越國家政權。雖然大多數城市都是沿著萊茵河、易北河等大河,可火車帶來的通行速度,是河運無法比擬的。中歐大平原,跟東洲大平原一樣,都非常容易修建鐵路。于是波羅的海聯盟有強烈的動機,將各加盟城市連通起來。

    他們不但能利用,還有技術能力制造蒸汽機車,北歐的冶金工業水平提高極快,可以為歐洲鐵路生產蒸汽機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关县| 岗巴县| 晋中市| 平定县| 都江堰市| 阳江市| 巢湖市| 天水市| 衡南县| 邯郸市| 双牌县| 广宗县| 武鸣县| 民丰县| 梁山县| 浮梁县| 噶尔县| 民丰县| 东乡| 桦甸市| 柳江县| 吉首市| 章丘市| 大方县| 得荣县| 囊谦县| 页游| 永年县| 克拉玛依市| 五台县| 新宾| 额敏县| 元阳县| 阳东县| 芦溪县| 湾仔区| 娄底市| 浦东新区| 阿鲁科尔沁旗| 绥化市|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