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節 新東藩(2)-《宋恥》


    第(1/3)頁

    這又是一件李慢侯當政時期,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李慢侯極力支持契丹人在草原上的存在,他認為依靠契丹人羈縻漠北人,這是代價最小的維持漠北穩定的方法。可是代價最小,未必最穩妥。

    最穩妥的方式,永遠是自己直接控制。

    于是李睿集團決然撕破了李慢侯跟耶律大石建立的長久聯盟關系,通過策反燕云豪族控制的草原東西商道,將上百個頭下軍州貿然納入東藩府管轄,讓西遼帝國跟東藩徹底翻臉。

    可戰爭沒有到來,因為契丹這頭獅子老了,否則李睿也絕不敢輕易下手。

    契丹人這頭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如果東藩在背后支持他們,他們就能對草原形成表面上的控制,雖然無法實際控制,可又不至于讓草原秩序失控。這其實是一種十分理想的平衡,但可惜李睿不想要這種可靠的平衡。

    契丹人的衰弱,給他提供了絕好的機會。耶律大石死后,契丹人虛弱的太快了。主要是權貴階層失去了進取心,蕭斡里剌、撒八那些人,不是老死,就是腐朽,早打不動了。一大批創業權貴,靠著頭下軍州這樣的封建地盤,迅速成為封建權貴,開始奢侈享樂。西遼政權中,最后生機的,反而是韓英這樣的燕云漢兒。

    耶律大石死后,契丹人的重心無法脫離西域,東方持續空虛,越來越依靠燕云豪族維持統治。遼西基本掌握在怨軍集團手中,漠北則是烏古、敵烈部這樣的契丹外帳控制。遼西、漠北和西域三大版塊之間,則是一百多座以燕云豪族建設起來的頭下軍州串聯起來的商道。

    這條商道,價值不高。更多是作為契丹人東西大遷徙,控制廣袤國土的驛站。因為要翻過大興安嶺、狼居胥山,和阿爾泰山,實際上并不具備多高的經濟價值。也就是西部從克烈人的土地上通行的克烈道,因為接通狼居胥城和狐狼道,算是草原絲綢之路,還有點價值。東部大興安嶺以東的遼西道、中部狼居胥山跟大興安嶺之間的烏古敵烈道,基本上只是契丹人勢力內部的溝通,人都沒有多少,貿易自然沒有多大。對于控制著河西走廊,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的東藩勢力,爭奪這條道路,實在是沒多大游說。

    可李睿就是動手了,而且是完全處在背信棄義一方。他首先策動克烈道的燕云漢兒豪強家族主動向東藩投誠,理由十分牽強。因為克烈人內亂,克烈道一度斷絕,西域和克烈道之間的溝通中斷。這些豪族請求東藩保護他們,東藩立刻調動狼居胥城的一萬大軍開進克烈道數十座屯堡,將金山阿爾泰山以東到狼居胥城之間的克烈道全部控制。在克烈人內亂平息之后,契丹人卷土重來,狼居胥軍卻不撤軍。

    蕭塔不煙派人來交涉,李睿強詞奪理,聲稱契丹人控制不了這條商道,東藩府愿意提供幫助。

    遼國為此交涉了數次不果,果斷派兵奪取,顯然衰落的契丹鐵騎在漠北人面前徹底暴露了虛實,他們在強悍的狼居胥軍面前,沒有奪下任何一座土堡。東藩府又以契丹人背盟為借口,直接出兵攻占了遼西道,并跟終于遼國的烏古敵烈統軍司開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桂林市| 安达市| 康定县| 广河县| 双柏县| 达州市| 兴业县| 招远市| 霍林郭勒市| 闵行区| 容城县| 行唐县| 会东县| 高密市| 拜城县| 株洲县| 扎兰屯市| 西安市| 金寨县| 铁岭县| 资阳市| 万荣县| 南川市| 屏边| 闽清县| 定陶县| 宁陕县| 密山市| 惠州市| 曲水县| 图片| 敦化市| 五家渠市| 锡林郭勒盟| 师宗县| 东宁县| 行唐县| 阿拉尔市| 南和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