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節 雙寇(1)-《宋恥》
第(1/3)頁
紹興十一年春,第一批燕王鑄錢發行。
沒有引起任何波瀾,因為這些錢跟趙構鑄造的錢沒什么區別,同樣的金屬比例,銅只占六成。鑄錢的制度是,一貫錢,用銅三斤十兩,折合五十八兩重,用鉛一斤八兩,折合二十四兩重,用錫八兩,大致是銅六、鉛三、錫一的比例。
市面上的銅價是銅錢的兩倍,就是因為銅錢并非純銅,又因為銅錢融化后有流失,還有雜質需要清除,成本較高,所以才能避免熔鑄。除非超大的熔爐,否則不大可能得到這百分之一、二十的利潤。
現在山東的銅價已經下降到了銅錢的一倍半,基本上跟銅錢含銅量相當,但鑄錢依然是虧損的,因為還要加鉛、加錫,還有手工費,燃料費等等,鑄造一貫錢,依然要花掉將近一貫半的成本。
不過李慢侯鑄造銅錢,目的僅僅是為紙幣作為儲備,所以銅錢不需要鑄造太多,只要保持兌換比例,就能通過大量印刷錢票拉平成本。甚至有大量錢息可賺。
本來是打算鑄造跟錢票掛鉤燕王錢,后來考慮到其實南宋大量銅錢是儲藏在官府,那是一筆巨大的不動的存款,因此李慢侯才決定,鑄造跟南宋一樣的紹興通寶,目的是將燕王錢票跟南宋的銅錢也掛鉤,這樣錢票信用更足,儲備在臨安府庫里上千萬貫常年不動的應急銅錢,就是一筆最好的儲備。
當然名義上,燕王錢票只跟燕王錢掛鉤,燕王鑄造的紹興通寶背后多一個燕字,而且加上爐批號,第一批就是一,每年熔鑄一批,因此可以相當于紀年錢。
金銀票已經流通數年,目前信用很好,雖然做不到在每座小城都能兌換,可在通都大邑,都有兌換所,保證一比一的兌換率,信用很好。因此大量流入江南地區,侵蝕江南地區的貨幣體系。
尤其是銀票,已經取得了大額交易的計價權,港口大宗貿易商開始習慣用小平銀計價,因為特別穩定。民間小額貿易,則用銅錢計價。金票目前反倒是地位尷尬,既不用于計價,也不進入流通,基本上是大戶人家的儲備,而儲備金票,又不如儲備真金,因此流通稍差,倒是在海外貿易中,大量需求。
主要還是因為黃金價值太高,一枚小平金就是十貫錢,甚至更高,很少有貨物需要以十貫這樣的單位計價的。一貫小平金,等于萬貫銅錢,怎么流通?
所以大宗貿易用銀,小額買賣用銅的情形,大概還會維持很久。這是現實,李慢侯也不想強推,那樣成本太高。順勢而為,向來是他理政的核心哲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锡林浩特市|
南木林县|
都昌县|
神农架林区|
金阳县|
防城港市|
河南省|
樟树市|
西乌珠穆沁旗|
固始县|
交城县|
思南县|
望江县|
清河县|
新疆|
平定县|
顺义区|
濮阳县|
灵寿县|
北碚区|
井陉县|
巨野县|
华宁县|
开原市|
渑池县|
石家庄市|
临澧县|
景泰县|
五大连池市|
理塘县|
彰武县|
惠东县|
和硕县|
商水县|
十堰市|
垫江县|
景洪市|
托克逊县|
陕西省|
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