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此,裴云婠并不意外,這本就是余老婆子和余多金算計好了的。 當(dāng)初余老婆子和余多金決定踢開余多銀一家,同時也就決定了踢開裘氏。 而在分家之前,余多金就將裘氏給哄回了娘家。 所以,喜滋滋地以為即將過上吃香喝辣日子的裘氏,在娘家住了一段時日后,等到了余多金的到來,本以為余多金是來接她回去的,沒曾想到余多金卻是來給她送休書的。 而余多金之所以沒有在分家后就立即休了裘氏,也是他為了穩(wěn)妥起見,做了兩手準(zhǔn)備,先是同余老婆子去了一趟祿源縣,通過一個媒婆同財主家說好了親事,才回來休了裘氏。 財主急著把被發(fā)現(xiàn)是石女的女兒嫁出去,也是不想被女兒的名聲連累到,他寧可多出些嫁妝,也要把成了燙手山芋的女兒給送出家門。 更是巴不得把女兒嫁到外縣,越遠(yuǎn)的地方越好,最好是以后能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 至于女兒的新夫家是個什么情況,財主既沒有要求,也不甚關(guān)心了,反正他出了銀子,已經(jīng)是仁至義盡了。 余老婆子當(dāng)初就是得知了財主的這一種想法,才將主意打到了余多銀的身上。 不然已經(jīng)是人到中年的余多銀,或者是余多金,又都不是青年小伙,根本就沒機(jī)會的。 晚飯的時候,裴云婠把丁村長說的話,轉(zhuǎn)述給裴春花聽。 裴春花聽了,什么話也沒說。 倒是王氏頗為解氣地說道:“裘氏那是惡有惡報!只可惜便宜了那兩個。” 占了便宜是那兩個,王氏沒有指名道姓,但在場之人都知道說的是誰。 裴春花雖然沒有發(fā)表意見,但她在余多銀下工回來后,也還是告知了他這件事。 余多銀也解氣地道:“裘氏那是活該!” 當(dāng)日可是裘氏和余老婆子商量著如何讓余多銀休了裴春花去去財主女兒。 二人說的那些話,余多銀到現(xiàn)在都記憶猶新。 老話說得好,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但裘氏和余老婆子當(dāng)初卻是為了她們自己以后能夠吃香喝辣而想著法兒要讓余多銀休妻再娶! 現(xiàn)在這件事報應(yīng)到了裘氏的頭上,余多銀別提多解氣了! 裴春花的情緒卻很平淡,“孩他爹,那些都是別人家的事了,人家是好是歹,都不關(guān)咱家的事了。” 分家之后,親兄弟也都是明算賬,更何況余老婆子和余多金二人在分家時還嚷嚷著以后一刀兩斷! 所以,這幾人以后的日子好或是不好,裴春花都不關(guān)心。 人家過得好,她不會眼紅。 人家過得不好,她也不會去看熱鬧。 “孩他娘,你說得對,咱們關(guān)起門來過自家的小日子,不管別人家的事。”余多銀很快就想明白了裴春花的話,他很慶幸自己有今日的圓滿。 想著這些日子里發(fā)生的種種事,余多銀不禁感慨,“孩他娘,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從婠丫頭來了之后,不管是大柱他們兩口子,還是咱們家,都變得不一樣了?” 裴春花點了點頭,“是啊!咱們能有今日,都是多虧了婠丫頭啊!婠丫頭簡直就是咱們的小福星啊!” “對!婠丫頭是小福星!咱們啊!以后都要好好感謝婠丫頭啊!” “那可不!做人要知恩圖報,婠丫頭對咱們一家有恩,咱們都要記著,以后一定要善待她!”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