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也不敢打壓。 不然哪天太上給他設個局,保證會讓他吃一個大虧。 齊元可不認為自己就能斗的過太上老君,那位師祖雖然只是在三界留下了一具沒有多少道行的分身,但他若是真要阻攔太清一脈的發展,保證會吃不了兜著走。 甚至就連玉清弟子同樣也沒有要打壓太清弟子的想法。 除非太清一脈強大到足夠威脅他們的地步,否則玉清弟子認為他們跟太清弟子其實是站在同一陣營的道友,畢竟封神大劫的時候,他們兩教就曾聯手共同對付截教。 甚至還有玉清弟子覺得他們應該主動聯合太清一脈,共同對抗如日中天的峨眉劍派。 而九州人族的發展卻是有些出乎齊元的意料之外。 當年他跟楊嬋出手干預了祖龍分身奪舍嬴政,然后引來了伏羲圣皇,直接將祖龍的元神分身煉成嬴政的護法天龍,后來還跟龍族締結了盟約。 也正是因為這番變故,讓嬴政迅速的成長起來,他暗中培養心腹,在十六歲那年就一舉肅清了呂不韋的黨羽,斬殺了長信侯嫪毐,執掌秦國大權,比原本歷史足足早了五年的時間。 此后重用李斯、王翦等人,修生養息數年之后,開始征討關東六國,僅僅十載,就連滅六國,平定中原,定鼎九州,一統天下,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功業。 一時間,嬴政也有些飄飄然,又被幾個權臣吹捧,言說王號已經不足以顯其業,又言其功比三皇德比五帝,應當以皇帝為號,又因為其乃是第一位皇帝,當以始皇帝稱之。 好在嬴政終究是雄才大略之輩,在稱帝之后不久,就恢復了心態。 畢竟此時的天下才只是剛剛統一,內憂外患重重,還沒到他享樂的時候。 于是這位始皇帝開始實行三公九卿的制度,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對外北南征百越,北擊匈奴,修筑萬里長城,修筑靈渠,貫通大江水系。 因為沒有了祖龍的威脅,這位始皇帝也就沒有對長生不老的仙藥渴求那般強烈,同樣因為其活的時間更長,對于天下治理的也就更好了一些。 唯一可惜的就是此時的田地因為受限于各種外部條件,所以糧食產量依舊不高,然后又為了修建長城、靈渠、道路、城池,還有鞏固各處河堤等等工事,長年征收徭役,使得民間百姓勞苦不堪,災荒連年。 雖然他做下的許多功績利在千秋,但卻讓當時的百姓受苦受罪,只不過在他嚴苛的制度下,沒有幾個百姓膽敢發出怨言罷了。 也正是因為太多的百姓心中有了怨氣,以至于始皇帝雖然做下了無數功德無量的事情,但也受到了民意的反噬,最終并沒有像軒轅黃帝那樣肉身成圣。 等他晚年之后總算醒悟了過來,連忙派人將長子扶蘇從邊關召回,讓這個仁厚的長子繼承了皇位,安撫民心。 而他自己在壽元耗盡之后真靈成圣,去了火云洞圣賢殿。 也正是扶蘇的寬仁,讓百姓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雖然難免還是有一些殘存的六國貴族,試圖趁著始皇帝駕崩之后推翻大秦,但最終還是沒能成功,讓秦朝得以流傳下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