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元并沒有在那個小山村停留太久,他也就是仗著前世記憶來指點一下袁平生而已,等到肚子里的那點干貨掏空了之后,再待下去可就說不出什么了。 不過袁平生對于農事的了解程度,還是遠超齊元的想象,許多事情一點就透,關于農具的改良更是領悟的極快,唯一復雜一些的也就是關于水車的制造問題。 不過人族從來都不缺乏智慧之士,只要有了這方面的設想,將其制造出來并不算難事,更何況齊元還給他說的頗為詳細。 辭別袁平生之后,齊元帶著師妹繼續游歷九州。 他之所以會下山,主要就是為了見識一下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見識一下人族圣賢的風采,順便借鑒他們的理念,看看能否觸類旁通,對于自身修行有沒有好處。 至于人道功德,他早就已經不再刻意追求了。 如今他距離金仙也就一步之遙而已,在劍道修行之法徹底流傳出去之后,無形之中又讓他的仙道功德渾厚了許多,沒有必要再貪圖人道功德,還是將這些機會留給人族吧。 所以,當齊元見到袁平生,發現這確實是一位一心為民的農家學者之后,他就直接將自己所知的那些知識盡數傳授。 如果不出意外,袁平生只要將這些知識利用起來,足以讓他獲得足夠的功德,到時候人族圣賢殿中肯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即便袁平生性情耿直將這些功勞推到齊元身上也沒用,他并非修行之人,自然不知道齊元的真實身份,甚至就算在修行界中,許多修士也只是聽聞過峨眉劍派有位開派祖師叫做白眉真人,但是真正見過他的就不多了。 所以就算袁平生以后傳出去,說這些知識都是一位叫做白眉的道人所授,普通百姓也只會流傳出他得神人傳授,造福世間的美談。 而且無論是更好的糧種,還是水車、耕地的犁子,又或者其他農具,這些畢竟是經由他手制造出來的,百姓心中認可的也是他,所以因為這些東西所得的人道功德,也只會降臨在袁平生身上。 齊元和楊嬋兩人游走人族各地,他們也不在人前顯露神通,遇到那些圣賢或者學問深厚之人講解學問的時候,他們就去跟著湊個熱鬧聽一聽,偶爾也會覺得有些收獲。 甚至有時候兩人也會就心中一些問題直接問出口,與那些圣賢或者大學者探討交流一番,漸漸地,竟然也傳出去了一些名聲。 只不過他們倆神龍見首不見尾,很少在一地長留,所以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就這樣,兩個人很悠閑的在九州游走了數年之久,見識到了各地的風土人情,更見識到了諸子百家之間的爭斗。 對于那些陰謀算計,暗地里下黑手捅刀子的事情,他們倆就當沒看見。 這種事情根本就沒法管。 而且這些爭斗雖然有些殘忍,但卻也在無形之中促進了各家的發展。 真正讓他們感興趣的還是那些大學者之間辯論之時的風采。 那一個個唇槍舌劍,意氣風發,言辭之犀利,立意之高遠,話語之精彩,無不彰顯出這些學者高深的學問和智慧。 每次看到這些人辯論各種問題,齊元心中就忍不住嘆息,若是這些人也都懂的修行的話,憑借這些人的口才,以后哪里還有佛門傳播教義的份。 這些人真要挑刺的時候,雞蛋里都能給你挑出骨頭來,更何況佛門的許多理念確實有些相互矛盾的意思。 也難怪佛門東傳以后,會主動融合道家以及儒家的各種學說,否則還真難以在九州站住腳。 這天,他們來到云夢山附近的一個鎮子。 來到這里之后,詫異的發現這個鎮子上的百姓竟然大都面帶惶恐,天還沒黑呢,就一個個的關門閉戶,早早安歇。 諾大的鎮子竟然陷入一片詭異的安靜之中,這讓齊元二人有些奇怪。 他們倒不是想要借宿,以他們的道行,也不需要休息,最多找個地方打坐調息一番也就足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