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家客舍的主人也是個比較愛說話的,聞聽齊元打聽隔壁的麻臉婦人,頓時一豎大拇指,贊不絕口:“你說陳張氏啊,那個婦人沒得說,街坊鄰居誰不知道,她對待公婆至純至孝。 去年她男人在戰場上死了,婆婆病重,公公年邁,家里家外基本上全靠她一個人操持,要是沒有她,家里早就揭不開鍋了。” 隨著對方的介紹,齊元漸漸了解了那婦人的一些事情。 陳張氏在附近的街坊鄰居之間,很有些好名聲。 古人重孝,而陳張氏孝順公婆的名聲,跟某人當初在朝歌的時候,刻意引導人們把自己給塑造成賢者形象可不一樣,人家的名聲都是多年來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沒有半分虛假之處。 尤其是在丈夫戰死沙場,婆婆病重以后,更是沒有半分怨言。 每日里都盡心盡力的伺候婆婆,甚至在婆婆自覺拖累了家里,想不開的時候,更是用心開導,這才絕了婆婆的尋死之心。 齊元心中嘆息一聲,想了想,邁步向著隔壁豆腐店走了過去。 店中沒人,因為陳張氏剛才在后院給婆婆煎了藥。 陳張氏的婆婆咳嗽著,嘆道:“告訴過你多少次了,不要再花這份冤枉錢,我這病又好不了,還吃什么藥啊,只會拖累了家里。” “婆婆這話說的,生病了當然要吃藥,說不定以后就能好了呢?” 陳張氏把湯藥吹了吹,輕輕送到婆婆身前,服侍婆婆喝下。 “唉,卻是苦了你了。” 婆婆嘆了口氣。 她雖老,去不糊涂,自然知道這些天兒媳婦吃了多少苦。 只可惜自己的身子不中用,非但幫不上忙,還拖累了整個家里跟著一起受罪。 陳張氏笑道:“兒媳不苦,您啊,好好養著就行了。” 說著,她收拾了藥碗,出去打算忙活前面的事情。 畢竟每天開店做生意,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做,沒有多少閑工夫。 “咦,先生怎么這么早就來了。” 陳張氏見到店中的齊元,不由一愣,現在還沒到飯點啊! 普通人家一般都是一日兩餐,除了換豆腐的街坊之外,很少有人這個時間點來她店里吃飯的。 “我不是來吃飯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