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陸宰回去以后,怎么跟兩浙官紳甚至鎮江那個小朝廷商議,這個就不關王躍的事情了…… 反正他的條件已經開出。 接受, 那就什么都好說,那些地主士紳保留和別人同樣標準的土地,最多這些土地算是他們自己的,另外他們可以挑選最好的,然后剩下的全部收歸國有,作為補償可以給他們土地券。這樣也算是國家贖買了,不能說國家不給錢,只是不能流通而已,而且兌現時間長些,一百年以后再兌現吧! 實在不行還可以再讓步,可以部分在五十年后兌現,剩下的在五十到一百年里分批兌現。 反正不能低于五十年。 五十年后他們這點錢也就無所謂了,五十年時間足夠王躍開拓美洲并且把波托西銀礦開發出來,那時候幾億兩銀子算個屁,更何況還有倭國的銀礦,更何況還是分期兌現,一年用不了幾個錢。 這樣還可以用類似方式解決種師道這些。 只不過給他們就是實錢了,或者不給實錢,允許他們以土地券入股,總之對這些有軍權的要以更溫和的方式,但現在這個不能對外公開,得到時候再說。 總之對于主動投降的,還是要盡量保留顏面,然后鼓勵他們投身工商業,反正他們手中都有錢,以后不能刮地皮了,那當然也就只能發展工商業,總不至于從此坐吃山空,然后采取類似于開封公社那樣的方式,對那些主要城市放開所有限制,用自由資本主義來發展經濟,但他控制糧食和金融來控制經濟。 同時逼迫他們對外殖民。 棉花啊! 現在棉紡可是已經開始了。 而那些國有土地上的農民,種什么可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王躍就是強制他們種糧食,但在同時大力推廣棉紡業,那么那些新興資本家們棉花越來越不夠,而國內又被限制種植棉花,他們還能怎么做?當然是到那些不受限制的地方種植棉花了,比如說西北,遼東,尤其是河套一帶,甚至一直到遙遠的西域。 同樣的還有蔗糖。 這時候白糖也開始制造,當王躍的強制性限制下國內甘蔗種植面積,無法滿足迅速膨脹的蔗糖業需求時候,那些制糖業商人怎么辦? 當然是到不受限制的地方種甘蔗啦! 比如臺灣島,比如南洋各地,然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推動著國家擴張。 類似的還有很多,利益會改變這些士紳的。 大宋本土嚴格保證糧食供應,但限制經濟作物種植,同時卻鼓勵以這些經濟作物為原料的工業,最終剩下就交給資本家的貪婪了,他們的貪婪會讓大宋瞬間化身一頭同樣貪婪的猛獸,向外吞噬一切可以吞噬的土地。而本土農民只能充當市場和糧食供應者,雖然王躍會用價格調節使他們不會陷于饑寒,但他也不會讓農民賣糧食就能賺大錢。 甚至他還會從外面引進糧食沖擊內部市場。 那么農民們想賺更多錢,想過不僅僅是吃飽穿暖的日子怎么辦? 進工廠唄! 到海外殖民開拓唄! 甚至干脆當兵出去搶掠唄! 種地是沒有出路的,種地就是吃飽飯穿上衣服,但當吃飽穿暖后人是不會滿足的,他們會想更多好東西,吃更好的穿更好的,住更好的房子,他們會想要更多的東西。但王躍會通過對糧食價格的掌控,讓他們單純種地不可能實現這些目標,最終一點點把他們逼到工廠逼到外面開拓,讓大宋的人口優勢化作向外擴張的洪流。 一億人口啊! 第(1/3)頁